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汉唐医药及其文化的影响

人气: 51
【字号】    
   标签: tags:

汉唐时期,按历史的断代记年,应当是指从公元前206年西汉的建立,直至唐王朝的灭亡即公元907年,共计1113年,其间先后有西汉、新莽、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相继兴替衰亡。虽然往事已过去千年之久,但这段历史留给后世的“汉唐气象”记忆是深远的。无论从中国还是世界范围来看,那是一段有着国际影响的年代。汉唐医药文化迄今仍在全息式地辉映在医林之中,璀璨夺目,熠熠生辉。

1.汉唐医药及其特点

汉唐医药,顾名思义,是指从西汉始至唐末这一千多年的中国医药学。其特点有:

1.1承 前启后先秦医药已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至秦代,政府对医药卫生还能够实行保护和法治的政策,但短命的秦王朝所铸造并承载的这些历史的辉煌,却像流星雨一样划破了苍茫的长空,放射了一阵耀眼的光芒之后便黯然失色了。在秦末战争期间,刘邦先入关中,遂派萧何将秦朝丞相府的图书、档案保存了起来,在这些文献中无疑也包括医药书籍。但西楚霸王项羽闯入咸阳后大肆焚烧,使文献遭到一次人为的灾难。西汉王朝有鉴于当时书缺简脱、礼崩乐坏的情况,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其中派侍医李柱国校方书。据刘向父子的《别录》、《七略》中的《方技略》所载,当时经过整理的有医经7部175卷(原统计为216卷),经方11部286卷(原统计为274卷),房中(性医学)8部191卷(原统计为186卷),神仙(养生学、长寿医学)10部181卷20篇(原统计为205卷)。这些医书均系西汉以前的重要医籍,其中有“《黄帝内经》十八卷”。 这是对中国古典医药书籍的一次由官方组织人力进行的系统整理,为汉唐医药的发展奠定了学术文献基础。否则中国医史将会从这里出现明显的断层。如古印度达罗荼人所创造的哈拉帕医药文明与雅利安人的吠陀医学之间的断层一样。那种损失是后人无法弥补的。汉唐医学的积累、充实和发展,也为宋以后中医药学的发展搭建起了学术平台。如北宋时期对中医药典籍的又一次校正、各科的发展,学术争鸣的氤氲,莫不得益于对汉唐医药的传承。

1.2 中医药学术体系的奠定 以《黄帝内经》和《八十一难经》为代表的中医基础理论,以《神农本草经》为代表的药物方剂学,和以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临证医学,象宝鼎之三足,牢固地支持着中医药学。晋唐时期的医药学在此基础上才得以不断地扩充和发展。

1.3 中医药经典多产生于汉唐 除以上所述,晋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隋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王焘的《外台秘要》等, 都问世于这一时期。另外,还有现存的和考古发现的许多医药卫生文献文物,也都反映了在印刷术出现以前,医药简牍、帛书、卷子本、石刻丰富的学术内涵。

1.4 医药各科的全面发展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在这一时期得到充实和完善。临床各科得到长足的发展。辨证论证思想千百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张仲景方被誉为“医方之祖”。外科创用麻沸散以施行手术,《刘滑子鬼遗方》是一部重要的外科专著,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现存最早的骨伤专著。妇产科专著有《经效 产宝》。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孟诜的《食疗本草》、陈藏器的《本草拾遗》、李殉的《海药本草》等,从不同方面充实并丰富了本草学的学术内容。《唐 新修本草》是由国家颁布的具有药典性质的一部药学书,它比欧洲最早的药典——1542年的《牛伦堡药典》还要早833年。雷教的《炮炙论》是一部中药炮制学专著。《龙门药方》、葛洪的《肘后方》,影响深远。另外医案的书写规范、医学教育、法医学检验、医事律令、医疗机构设施、医药文化交流等也都较以前有了较快的发展,并为后来的医事奠定了基础。

2.汉唐医药的亚文化圈比对

中医药学在国际规范术语中称为“中国传统医学”,无疑包括中国各民族医药文化在内,它既是一体的,也是多元的,或可概而言之:多元一体化。用科学的谱系分类,中国的哈萨克医、维吾尔医具有体液学说的特色,后来的“回回”医药也是如此;二是藏医、傣医带有佛教“医方明”的一些特色,后来的蒙医也是这样;三是苗医、壮医、彝医等,都有本民族土著文化的特色,甚至在历史上已经消失了的民族如匈奴、胡人等,也都曾有自己的医药文化。可是在当时中国医药文化圈中的各医药亚文化圈都无一例外的与汉唐时期汉医有着千丝万缕的学术及文化上的联系。在汉唐时期,这些民族医药文化同属中国文化圈,它们在大一统的共性中又有其个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孙思邈《千金方》中就记有“匈奴露宿丸”,本草书中记载了不少民族药学经验。汉使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芭乐、苜蓿、胡桃、葡萄、胡麻等药。汉文献中记载了苗黎族的医家苗父的事迹。《武威医简》中有类似当年匈奴医救治刀伤的经验。阴阳学说、内地的本草学经验、医术等无时不在影响并传播到周边的民族地区。如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了治“四百零四种病”的医方百种,诊断法五种,医疗器械六种,(医药学)论著四种。《西藏正统记》又据西藏出土的“伏藏”(即埋藏起来的古代文献)和藏族史书《玛尼宝训》记载:文成公主当年带人西藏的还有“治疗四百零四种病之药物,八观察法及十五诊法,总为六十部,又有四部配药法等等”。史籍《贤者喜宴》等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从祖国内地带人西藏并被翻译的还有《汉地手术论》、《大小汉地治法拾遗》等。不久,就由哈祥马哈德瓦与达马郭嘎等人译成藏文,合纂为《医学大全》一书,吐蕃王松赞干布又从祖国内地请去名医韩文海,与当时在吐蕃的其他医家一起,合著了医药书《无畏的武器》一书。公元710年, 金城公主进藏,又带去了一些医药人员和医药书,吐蕃王赤德祖赞命汉藏医僧翻译后,编著成《月王药诊》一书,现存有德格版。这是一部综合性医书,对藏医学的影响很大,是藏医的经典。之后,吐蕃王朝还不断地从内地引进医药人员赴藏。从汉唐时期汉医与少数民族医,内地医药与边疆医药的对比看,当时的汉医,内地医药的发展水准明显高于少数民族区和边疆医药。民族医药文化的发祥有迟早,发展水准有所差距,但都是祖国医药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各地区人民都为缔造祖国医药学宝库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3.汉唐医药与大文化圈的比较

在汉唐时期,就世界范围的医药文化而言,是东方靓于西方,医药文化兴盛的地区是亚洲,当时的美洲、大洋洲,甚至非洲的大片地区,医药文化还比较滞后。而古埃及、巴比伦灿烂的医药卫生文明大多处于尘封状态中。欧洲自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之后,医药文化的中心转移到东罗马即拜占庭帝国,欧洲开始进入到中世纪的漫漫长夜,那时的西方被认为只有神学,没有科学。科学包括医药学在内充其量也不过是神学的婢女。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欧洲文艺复兴为止。

在亚洲,从公元前3世纪一公元10世纪,印度的传统医学相当发达。这正是吠陀医学向佛教“医方明”转型的时期,吠陀医学有其完善的学术体系,出现了外科医家妙闻、内科医家图罗迦和八支医学大家婆拜他三位大师级的人物。佛教虽从教义上反对婆罗门,但在医药学上却采用吠陀医学为用。然而这时的印度医学却带有较浓郁的宗教色彩,后来逐渐地江河日下。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汉唐医药,后浪推前浪,在医史的长河中涌显出了波澜壮阔的发展态势。犹太人早在《旧约》时代就创造了自己的医药卫生文明。从公元前2世纪~公元6世纪史称塔木德时期,其医药与犹太教密不可分。犹太民族与中华民族一样都是很聪明的古老民族,但犹太人多次的大流散,其民族医药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伊朗史称波斯,曾创造了东西合璧的医学,在古波斯和新波斯时期盛极一时。不少中药来自波斯。名扬东西方的荸散汤即荜茇牛乳煎就来自波斯一带。但好景不长,波斯被阿拉伯所征服,波斯医药汇人到阿拉伯医学体系。阿拉伯医学的兴起,已经是相当于中国唐代及其以后的事了。尽管早期的阿拉伯医药卫生学知识都融汇在人们生活之中,另外教典中对此也有一定的记述,但阿拉伯医史学家甚至直言说阿拉伯没有自己的民族医药。阿拉伯人善于学习,他们从东西方吸收了大量的医学知识,中国的脉学、炼丹术等都几乎被阿拉伯医学所采用。终于在阿拉伯形成了“尤纳尼‧蒂布”直译为“古希腊医学”。当西欧处于黑暗时期的那一阶段,阿拉伯传承了古希腊医学的优良传统。拜占庭本来是古希腊的一座殖民城市,公元330年罗马的君士坦丁大帝迁都于此,遂更名为君士坦丁堡。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史称拜占庭帝国,其疆域多数在亚洲,但也有些地方在欧洲、非洲。拜占庭比较好地传承了欧洲的古典医药文 明,如建立医院、药房和医校。注重疾病防治,出现了许多著名医家。但拜占庭医学受宗教、战乱的摧残比较严重,终于衰落了。

纵观汉唐这一时期的世界各文化圈中的医药,唯中国传统医学一脉相承,不曾有文化上的断层,并且在学科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医技水准上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并且在而后的历史时期中,得到科学的持续性的发展。比较之下,自然而然地会对汉唐医学产生“风景这边独好”之感。汉唐医学以其开放的理性取向,尤如海纳百川,征引了当时有交通联系的各个国家和各地区优秀的医药文化,为我所用,同时又无私地回赠了自己的良方善技,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国汉唐医学及其医风对后世的影响是多方面,是永远值得认真挖掘整理、继承和发扬的。

文章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