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中的人生】一春梦雨常飘瓦 尽日灵风不满旗

画与文/杨纪代
font print 人气: 103
【字号】    
   标签: tags:

重过圣女祠     唐 李商隐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ads-->

圣女祠前用白石建造的门扉旁,已经长满了碧绿的苔藓,看来这位从上清洞府谪降到下界的圣女,沦落在尘世已经很久了,迟迟未能回归天上。如丝春雨,悄然飘洒在屋瓦上,迷濛飘忽,如梦似幻,终日不停的习习灵风,轻柔的吹拂着檐角的神旗,可怎么也始终未能使它高高扬起。萼绿华到来时,是没有固定的住所的,而杜兰香升天而去,也是在不久之前的事。遥想从前,职掌仙籍的玉郎仙官,曾经与圣女相会,帮助她登上仙界,那时的圣女曾在天宫的台阶上,采取紫芝,过着优闲自在的仙界生活,而如今却沦谪尘世,凄寂无托,能不令人叹惋吗?

李商隐这首类似无题的有题诗里“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这一组名句,不仅替自己七律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做了最佳注解,并写出了座落在悬崖边的圣女祠那种凄迷虚无、旖旎浪漫而又充满了幽渺迷濛、略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朦胧美。虽然诗人所看到的,只是一段时间的景象,但由于细雨轻风连绵不断的态势所造成的印象,竟仿佛感到它们“一春”常飘“尽日”轻扬了。这种联想与暗示,令人不由自主的对这位圣女产生隐隐约约的追寻和期盼的心愿;让人对神仙的生活充满了好奇;使人对是否有神总在存疑与不可置信中游移。尤其是这首诗里几个有关神仙的典故(备注),更使人兴起一探究竟的念头……

我相信神是存在的!如果没有,中国五千年来盖那么多庙宇道观所为何来?那泥塑木雕栩栩如生,表情灵动,神情威猛;还有那慈眉善目、神态各异的佛像,这些能凭空捏造吗?那珠玑璎珞的神仙服饰,能没根据而造假吗?那印度的王子不也修成了如来?那西方的天主耶稣不也复活过?我知道那不是神话。

因为古时没有广告包装术,同时交通不便,没有宣传手法四处流通,所以人人纯朴,不假雕琢,个个信天敬神,虔诚膜拜。在高道德的环境下,神佛面对好人,有意显现展示,被善良而具艺术技能的人士,瞬间捕捉到而描摹出来的!绝不是有意杜撰,更不可能凭空想像。所以我觉得神是存在于人眼看不见的空间的,也不是今日道德下滑的人类所能亲眼目睹的。

我相信神是存在的!因为我亲眼看到过……恍惚中,朦胧里,那纯真年代、稚气时光又映现眼前……

台湾光复前,我五岁,当然还没有被现在这些复杂的思想和五花八门的外在诱惑所污染,单纯得似张白纸。那时盟军的轰炸还是频繁的,只要警报一响起,人人都得丢下手头的工作躲进防空洞里。记得有一段时间,我跟着母亲住外婆家。一天半夜里,空袭警报响起,人人从温暖的被窝中迅速窜出,妈拉着我的手,跟着大伙儿奔向防空壕。穿过天井时,我偶然抬头一看:一颗亮晶晶、明晃晃的炸弹,凭空而下,尖尖的弹头正对着我的头顶,带着响亮的“咻咻”声,竟直奔向我而来……

在这一瞬间,突然半空中显现出观音菩萨来,一下子落在房顶上。一身雪白衣裳,衣带当风,猎猎作响,宝相庄严。镶着金丝的裙裾洁白而闪亮的在夜空中飘飞不止,慈悲的注视着我。我用力的摇晃着母亲的手告诉她:观音菩萨在那儿!妈使劲的拽着我一个箭步钻入防空洞,并且告诫我:“别瞎扯!小孩有耳无嘴!”那是句台语俗谚,意味着小孩听就听了,看就看了,别到处乱讲……

那一刹那,我不可能眼花,更不会迷糊,跑警报哪!保命要紧!银光闪闪的炸弹尖都看得雪亮的,那美丽、圣洁、庄严的神仙容貌,我会弄不清楚,哪有可能?
我知道我看到神仙啦!千真万确的显现在房顶上。虽然被母亲硬扯着进了防空壕,没机会再回头看第二眼,可这特殊的境遇与景象,深印脑海,至今年近七十仍鲜明如昨。天亮过后,传来有颗炸弹落在附近,邻村被夷为平地。可它当时却是直奔我头顶下来的……

因此,我确信,神是存在的!我知道,那神佛的护卫仍在,一如往昔。就似这斜飘在屋瓦上的春雨般,绵绵密密、轻轻巧巧的将你包围。又一如那煦煦的灵风,悄悄拂过你的身旁,扫尽你周遭的不洁……我知道,神佛长在!在你看不见的空间,在你料不到的地方,默默的看护着你:只要你积德行善,只要你真心信奉,只要你诚心崇敬。也许祂就在你眼前,也许祂就在你心底;也或许在不经意间,会展现神采予你,也或许在无意中让你一下瞥见。那是真的!别怀疑!也很可能在你身边四周,那些不起眼、不招惹目光的人,就是祂慈悲祥和的化身哪!

而今,我从小不知幻想过多少回的神仙梦,编织过多少次在天上宫阙,位列仙班的美梦,有可能成真吧?可能为期不远吧?不会是一场空吧?谁知道呢?但我已很满足,因为我很幸运,我看到过神呢!

备注:
*圣女祠:前人注引《水经注》:“武都秦冈山悬崖之侧,列壁之上有神像,状妇人之容,其形上赤下白,世名之曰圣女神。”祠在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附近。实际可能是指女道士居住的道观。

*萼绿华:萼绿华是个女仙,穿着一套青衣。在晋穆帝升平三年己未十一月十日夜里,她降临到羊权的家中。她说自己是南山人,羊权不知她是何方神圣。从这次以后,一个月内就六次到羊权家。羊权是晋简文帝时黄门郎羊欣的祖先。羊权和羊欣,都潜心修炼道家精要、玄真修仙之学。绿华说:“我本来姓杨,前世的时候,曾经为师母而杀生。因为前罪未减,故暂时谪降臭秽肮脏的人间,以弥补过失。”

她对羊权说:“修道的人,把锦绣看得像破布一样,把爵位看得和过客一样,把金玉看得与砂石一样。不思不想,没有事情也不干什么。做的是人所不能做的事,学的是人所不能学的东西,努力的是人所不能努力的方面,得到的是人所不能得到的好处。为什么呢?世人做嗜欲的事,我做孤独寡欲的事;世人忙于俗务,我学的是恬静淡泊;世人努力追求的是功名利禄,我在乎的是心性修行;世人得到的是衰老死亡,我得到的是长生不老。如今我修行已经九百年了。”她传授给羊权仙药,羊权也隐影化形而去,如今在湘东的大山之中。(取材自正见网)

*杜兰香:一天,有一渔夫在湘江洞庭湖的岸边,听见有小孩的啼哭声,他四顾无人,仅见一个三岁的女孩站在岸侧。渔夫可怜这孩子,就将她抱回家抚养。小女孩长到十多岁时,天姿奇伟,灵颜姝莹,宛若天人。

有一天,突然有个青童灵人自空中降临到女孩家,带着她就要离去。就在要升天之时,女孩告诉父亲:“我是仙女杜兰香,因在天上有了过错,被贬谪到人间。如今归期已到,今天是我返回天上的日子。”自她升天以后,她也时时回家看望她人间的父亲。

后来,她在洞庭包山降临到张硕家中,张硕也是修道之人。杜兰香在三年内多次降临张硕家。她教给张硕举形飞化之道,张硕因此而成仙。最初,杜兰香降临张家时,留下玉简、玉唾盂、红火浣布等仙物,以证实她确实是真仙。又有一天晚上,兰香命侍女把黄麟羽帔、绛履玄冠、鹤氅之服、丹玉珮挥剑送给张硕,说:“这些都是上仙所穿戴的物品,非人间所有。”可惜不知道张硕成仙后,被定为什么班次、什么品级的仙官。

渔夫也老了,因为得益于杜兰香,他显得越来越年轻,常常不用吃东西。后来他也开始学道,在江湖间游历。不知他最后是否也成仙得道。(取材自正见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夜读《西游记》,非常羡慕孙悟空拥有一双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火眼金睛。因为生活在一个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时代,善恶真伪难辨,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智清醒的头脑,就很容易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失去辨别真假的能力。而没有辨别真假的智慧,就很容易被邪恶而动听的谎言所迷惑,在大是大非面前难以决定何去何从。
  • 暮春时节,风中纷飞的桃花,点点飘落溪面,迅即被那行色匆匆的流水毫不迟疑的带走往前奔去。秋藕一旦采摘折断之后,是再也无法重新连接在一起了。一如我俩自此一别后想再续前缘,那是千难万难的。想从前我与你曾经密约在赤栏桥上,当时苦苦相候的温馨与甜蜜情景,依稀如昨。而今却剩下我在这铺满黄叶的小路上悲凄的漫步踟蹰,独自追寻往日的欢乐足迹……
  • 做人无论贫富尊卑,都应该在心中树立远大的志向。在充满幻想的少年时代,我经常被诗仙李白诗中描绘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美景所吸引。每当心中郁闷不乐之际,总想走到那腾石注涧、一泻千里的大瀑布前面漫步散心。即使是涓涓细流汇集成的小瀑布,站在那形如细雨的水花下沈思片刻,不但可以消除心灵的疲劳,有时还能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 刚学画的头几年,常逛画展,取众家之所长,观摩学习嘛!有那么一天,刚走出画廊,外子忽然蹦出这么一个提问:假如有那么一天,别管我花多少钱,抱回一幅现代画坛巨擘——立体派创始者的画作送给你,而条件是你得挂在屋里,每天欣赏,不得有违,你意下如何?
  • 人生中有高潮也有低谷,有得也有失。如果对待得失成败心怀一个豁达的态度,就能减少许多悲伤和挫折的感觉,使人生变得轻松愉快。
  • 到了暮年,你再转头回想过去,会发觉你学会了很多,看开了不少。现实与环境逼着你放不下也得撒手抛开那些:不该拥有的、不属于你的、不在你名下的、不归你管的……等等。你会发现虽然形体衰老了些,可心情轻松多了。
  • 老子是中国道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则是儒家学说的倡导者,老子和孔子都被列入了世界历史文化名人榜。两位圣人的相遇可称得上是儒道两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和彼此交流的见证,他们的会面曾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孔子问礼于老子”的动人故事。
  • 小时候常听起长辈们感叹时光的飞逝,特别是每到中国新年,难得相聚的亲友一见面时总是说:“怎么一年不知不觉中又过去了?”当时年纪小,很难体会话语中的感慨与无奈。直到上了小学六年级,在某个背著书包上学的早晨,心中突然有个声音跳出来告诉自己:“珍惜现在啊,若可以,不要再长大了!记住今天这个想法,因为你将会印证到什么是岁月如梭。”
  • 人世间只有正直无私、具备崇高品德的人,才能“登山则情溢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达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人生境界。唐诗中不乏豪言壮语,也有许多佳句颇能激发人的豪壮之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最好的一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