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钟:论艺术

2008年05月20日 | 01:58 AM

【大纪元5月20日讯】当代德国思想家百岁老人哲学大师珈达玛对艺术有独到见解,他曾说:“人类只能透过界限来了解自己,必须明确知识是有界限的,……我们无法超越界限。”

德国哲学界有绵长的传统继承,这段话和德国承前启后的哲学大家努曼伊尔.康德(1724-1804)的见解有其源渊。康德认为在现实现象界后面有本体界,知识只能达到现象的描述而无法达到本体界的认识,英国大科学家牛顿也有相似的看法。可谓大思想家,英雄所见略同。

但是珈达玛大师认为艺术可以突破这种界限。因为艺术呈现的是事物的全貌,包括事物的全息。

当然这指:真正的艺术,人类的艺术的珍品。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对艺术的定义是“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所以西方艺术体系,尤其绘画,形似达到化境,有巴黎凡尔赛宫的珍品保存至今为证。

中华美学讲“文以载道”,钟嵘《诗品》与司空徒《诗品》及刘勰《文心雕龙》都涉及来自宇宙之美的“韵”,刘勰尤其严格文艺的正邪之分。故中华艺术在神似,在于无以言表之“韵”:韵味、韵致、风韵。这在唐人吴道子《八十七神仙传》中达到淋漓尽致,连衣褶都似随风而动,仙风神韵尽在不言中。屈原的诗,上天下地神游八方,尤以宇宙之瑰丽而生色。

在欧洲也有学者强调艺术的认识作用,如:荷马史诗反映古希腊人神同在之世界;但丁《神曲》反映另一空间,另外世界;莎士比亚戏剧对人世的洞察;哥德的《浮士德》对人性的透视,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对一个时代的反映。

但都没有能达到突破现象界,达到宇宙本体界的康德水准。但是我们看看,新出世的神韵艺术:

(一)“上善若水”

俄国大诗人普希金在《小纪念碑》一诗中,总结自己诗歌艺术的一生:“我之所以和人民亲近,是因为我曾用我的诗歌,唤起人们的善心”,初次发现善的力量。

歌唱艺术家关贵敏先生曾总结性地与观众交流:“与低级趣味的东西不同,只有最高尚的艺术,才能使外国人仰视。”

《仙女踏波》表现的是什么?是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之水,是最原始的物质:“太一生水”之水。用水来表现大善之善,最高尚的善,实在是创举,而且很成功。他包含着中华文化之本质,中华人心之本质,包含着中华文化中的宇宙观念。

(二)天之大德曰生

《易经.系词》中有“天之大德曰生”,宇宙本身是善的,黄帝说“天性,人也”,就是说宇宙的性格反映到人性上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只是物质资源的开发,世俗的熏陶,使人的宇宙本性逐步“物”化了。如《阴符经》所说“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于目。”人的“物”化是从眼睛的渠道进入身体的,羡慕荣华富贵,追名逐利,最后精神耗尽,道德沦丧,又说:“九窍之邪,在乎三要”(眼、耳、口)。外邪通过眼、耳、口进入人体,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纯洁大善的艺术,还可以换回人的天性。

(三)“人心惟危”

今天人类的物化,五千年前圣人就已经看到。传下来的两句话,唐尧对舜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唯一,允执厥中。”那时候就已看出唯有“人心”是最危险的。道心是在极微观的所在,只有专精于真理,不偏激而守中,才能免于沉沦在物质世界的危险。

(四)圣人常善救人

这种关怀中华后代,关爱全人类的中华大善,也表现在故事剧中。《善念结佛缘》一启幕,古庙虽破旧,一片静穆,两位世俗中青年一出场,立刻出现澎擦,澎擦现代舞节奏,马上喧闹烦燥氛围,急转而至。而余永佳扮演的第二嬉皮士,一出场就形神全备,一拧臂转颈,一探头探步,蹚足而进,便把人物从外形演到内心,浑身都是戏,为以后的转变作了铺垫。

善恶一念之间决定命运,对数十万观众有莫大启示,短短几十分钟充分体现中华文化内涵之善,如老子云:“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

(五)道,冲而用之

四大洲各国艺术界专家们或惊天幕高科技,或羡服饰非常美,或赞乐奏之专业,或叹动作之划一,直至心舒体泰,病痛消失,或莫名流泪,或感净化,不同人不同观感,不同享受,尽显中华文化多层次性,直到欲同台而舞,或目中看到是仙女或见到神在舞,直到法匀法师看见佛在舞,佛国现于人世;看出男女舞星已脱尽世俗人心,入于空无之境。其实就是1972年湖南长沙汉墓出土的帛书《道原经》中所说:“无为其素也,和其用也。”那种和谐,基于冲虚,即老子所说:“道,冲而用之。”真正的道,宇宙规律,实现起来,用以救人,其形态就是由心境冲虚而致的最高尚的和谐,这些男女孩子,小小年纪早已超越了盛行道家修炼的明朝人在《儒林外史》中极为崇羡的那种“襟怀冲淡”的至为高尚的虚无净界,所以观众惊讶于鼓如一人击,舞如一人跳,那种整体和谐,从天幕到舞美,从作曲到伴奏,从编舞到弹跳,处处是“神韵”。每一个舞星都是神韵,每一个音符都是神韵,突显中华文化整体性,观众如浴在天上人间,和瑞之气盈溢,人人笑口常开,或喜极而泣,通体舒畅,感受能量在全场周转如法匀大师尽述其妙,其美学内涵,如颇负盛名大右派林希翎女士尽道其美。

(六)一阴一阳谓之道

仙女台步如云中浮,似水上飘,亦由远古“禹步”沿袭而来,正是中华祖传太极图中阴、阳鱼飞旋转换的动态体现,老子所谓“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一阴一阳谓之道,冲气以为和”;人人皆冲淡,处处是阴阳,阴柔之妙继以阳刚之美;男大气,女典雅;舞中有歌,歌词画龙点睛,乐舞如一,尽显作曲
之高妙。总之结构紧凑已达到天衣无缝。男女主持出场,风雅堪称大家。短短一时辰有余,中华文化尽囊括其中,中外看客出场尽善,皆为好人。学习、深入中华真正文化,观摩神韵,实乃捷径。

(七)天之历数

至于《黄粱梦》一折,并非每场必上,观众会接触更深层文化,属于中华文化之未来学。与西方现代未来学从科学发展上预测不同,乃层层大小宇宙、自然、道、天、地、人整体化安排,涉及不同维度空间,不同维度时空。书生一梦,在尘世黄粮炊而未熟,在另外空间已历数省,时间经历一生,和庄子所说“大莫大于秋毫之未,而太山为小;寿莫乎殇子,而彭祖为夭”,都是中华修炼文化中关涉不同空间之事,如飞碟般转换神速。不同于若查丹马斯的预测本能,而是神传而来,可以修为,属于敞开、洞明的历史哲学,从尧舜禅让时所讲“天之历数在尔躬”。到周朝姜子牙《乾坤万年歌》到汉诸葛《马前课》,到唐袁天罡、李淳风《推背图》,再到邵雍《梅花诗》,及刘伯温几处碑文及《烧饼歌》。中华文化中神妙的未来学一直贯穿到现在。

(八)“万物,人之盗”

五千年物转星移,人事代谢都是预见在前,应验在后,近代包括清军入关、太平天国、武昌起义(“汉水茫茫,和衷与共”)、第一次世界大战出现飞机(“飞者非鸟”)、潜水艇(“潜者非鱼”)到六.四屠杀(“火龙蛰起燕门秋”)、赵紫阳受难(“原壁蒙难,赵氏收”)直至共产党灭,万象更新,历历在册。日本当代的学者以人间思维之见识惊讶万分,实乃中华文化整体性中应有之义。从大小层次宇宙到银河系,太阳系直贯中土,一切有序,早有安排,历史自有其目的,属于天机。非玛雅文化直白而灭。黄帝有言在先“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人类把地球资源盗尽,万物也把人类彻底物化,人性变兽性,代代食狼奶,崇拜狼图腾,便到了恶贯满盈,如孟子所说“率兽而食人”,“无是非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为人也”的最后,许多观众已经看出,神韵非商业性动机,是文以载道,在挽回人性,在救人。

注:本文引证古文均见于《道原经》、《道德经》、《推背图》及宋朝邵雍的《梅花诗》。(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