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药之父--诺贝尔(中)

font print 人气: 6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1日讯】诺贝尔和父亲开始细心研究硝化甘油。由于它呈液化状态,稍微处理不当就会发生可怕的爆炸。但硝化甘油却是心脏病患者的有效医疗用品,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俄国最终战败了。诺贝尔家的军事工厂因此陷入了困境,被迫停工。父母亲带着诺贝尔的弟弟回瑞典去了,诺贝尔和两个哥哥仍留在圣彼得堡。工厂换了新老板。诺贝尔由于改良了晴雨表、水计量表并取得了专利,受到老板器重。这时候,父亲来信说他已开始对硝化甘油做研究,并问诺贝尔的进展如何?诺贝尔决心继续研究,不输给爸爸。
  
经过许多次试验,诺贝尔发明了将硝化甘油装入小玻璃管中再放进一个铁罐里,四周塞满黑色火药,再用导火线点火。“轰!”一声巨响,试验成功了!这种能使火药完全爆炸的小玻璃管,便是诺贝尔的发明物“雷管”。
  
由于诺贝尔发明雷管,使硝化甘油能安全地使用于矿山、隧道的爆破工程,因此他高高兴兴地把这项发明带到了父亲身旁。而他父亲在这方面却毫无进展。
  
诺贝尔和父亲打算成立一个诺贝尔硝化甘油公司。为了筹措资金,诺贝尔前往法国,四处拜访巴黎银行,向他们说明他从事的是一种具有伟大远景的事业。但是,没有一家银行愿意贷款给他。后来,幸运之神终于向他伸出援手了,法王拿破仑三世对他的发明很感兴趣,认为硝化甘油在军事上将有广泛用途。诺贝尔因此获得了10万法郎的贷款。
  
诺贝尔和父亲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郊外,筹建了一个小型试验工厂,这就是诺贝尔火药工业公司的前身。1863年诺贝尔满30岁时,火药工厂正式开始制造硝化甘油。他的弟弟艾米尔也是个炸药迷,每天泡在工厂里,帮助父亲和哥哥。不料由于大意,9月3日这天,工厂突然发生爆炸,成了一片火海!诺贝尔和父亲赶到出事现场时,工厂已成了一片废墟。他们从残留的灰烬中找到五具遗骸,其中一具便是诺贝尔最疼爱的小弟艾米尔。
  
经受这次重大刺激后,父亲因脑溢血而病倒,母亲终日以泪洗面。诺贝尔也是悲痛万分!他从悲伤中重新再奋起,并立下一个宏愿:“我一定要找出硝化甘油最安全的使用、存放和大量制造的方法。”
  
无奈警察机关严禁诺贝尔火药工厂复业,并不准许他们在离市区5公里内做这项危险试验。诺贝尔于是到乡下去寻找用地,但人们都拒他于千里之外,他不得不死了这条心。诺贝尔只好买了一艘大船作工厂,到一个大湖上作试验。尽管如此,其它船只上的人因上次的爆炸事件而心惊胆寒,不许诺贝尔的“水上工厂”靠近。诺贝尔不得不经常改变停泊位置。
  
硝化甘油炸药又生产出来了,但由于爆炸事件,没有人敢购买。诺贝尔心想,没有人敢使用,我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他于是决定扩大宣传,并亲手做示范表演,让人们知道这是一种不仅威力强大而且安全可靠的炸药。受邀者目睹了他的示范表演,渐渐地打消了疑虑,工厂的订单又源源而来。
  
诺贝尔又到德国汉堡去开设火药工厂。工厂不大,四周环绕着4米厚3米高的围墙。这座小小的工厂,从此却支配了世界火药界。汉堡的硝化甘油工厂,不久成为热门的消息而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当时在德国,硝化甘油也仅仅是被用在铁路工程方面和铁矿的开采上。
  
诺贝尔的硝化甘油信誉步步高升。其实硝化甘油和从前一样,依然是危险的爆炸物。它之所以没有节外生枝,是因为德国气候寒冷,硝化甘油在低温下不易爆炸的缘故。这种炸药搬运起来也很危险。由于硝化甘油是一种粘稠的液体,有些无知的人竟把它当做润滑油来使用。更可笑的是,有一个旅馆的服务员,竟以为那是光亮剂,拿它擦皮鞋和皮裤。
  
有一位德国旅客到纽约旅馆投宿,外出时他把一个小盒子存放在服务台。服务员不知道盒内装的是硝化甘油,随手放在椅子下面。不久服务员发现小盒子冒黄烟,惊慌之余,他拿起盒子就往马路上丢,转眼工夫,就引起了一场大爆炸。附近一带民房的门窗玻璃全被震破,而马路上丢盒子的位置炸成1米的深坑!
  
这件事立刻成为报纸的头条新闻,以最醒目的标题、最大的篇幅谴责硝化甘油。
  1
866年3月,巴拿马一艘名叫“欧洲号”的轮船离港时,甲板上的硝化甘油突然爆炸,致使17人死亡,船身严重受损。在旧金山一个仓库中,硝化甘油爆炸又造成14人死亡……
  
接踵而来的爆炸灾害,致使各国都严格禁止硝化甘油的贮存和制造。聆听这些骇人听闻的消息,硝化甘油最早发明人沙布利诺震惊地说:“我怎么会造出这种残害生灵的罪恶物品来?我真后悔呀!”--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2006年荣获有“人文社会学科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克鲁格奖” (Kluge Prize rewards lifetime achievement) 得主余英时教授,今天获颁政治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余英时期盼学界同时并重东、西方人文研究,并找寻台湾自我的立足点,努力传承台湾人文研究。
  • 【大纪元6月28日讯】(BBC报导)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90岁了。这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大型祝寿音乐会今天(6月27号)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
  •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曼德拉”,下个月就要满九十岁了,为了替他暖寿,伦敦海德公园举办起盛大演唱会,威尔史密斯、贝克汉、艾美怀丝等人全都替他祝寿,场面极为盛大。
  • ﹝大纪元记者黄一山综合编译报导﹞被誉为世界粮农领域“诺贝尔奖”的世界粮食奖﹝World Food Prize﹞2008年最新得主,是两位美国前参议员杜尔(Robert Dole)与麦高文(George McGovern),他们将于今年10月获颁25万美元的奖金,以表彰两人促成的国际学童供膳计划,对于增进数以百万计的贫童的就学率与身体健康有着难以忽视的杰出贡献。
  • 加拿大教师联合会(Canadian Teachers' Federation)代表上周六在蒙克顿( Moncton)通过一项文件,希望渥太华以刑事罪论处网络暴力者。
     
    加拿大教师联合会表示,这一问题已日趋严重,以致要采取特别的行动,以保护学生和教师。联盟主席艾蜜俐. 诺贝尔(Emily Noble) 说,人们使用在线程序骚扰,恐吓和传播谣言。她说:“很多人使用电子媒体,并认为他们可以匿名传送任何电子邮件。现实情况是,我们需要负责任及为对方考虑,我们必须以诚相待,尊重他人。”
     
  • 【大纪元7月14日报导】(中央社肯亚奈洛比十四日法新电)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阿萨伊今天表示,肯亚政府有朝一日将会后悔未能保护环境的作法。
  • 【大纪元7月18日报导】(中央社华盛顿十七日法新电)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暨前美国副总统高尔,今天师法前总统甘迺迪鼓励国人登陆月球,力促未来十年内以再生能源完全替代石化燃料。
  • 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美国前副总统高尔,17日以已故美国前总统甘迺迪为师,鼓励民众发挥当年众志成城把人类送上月球的精神,让全美在十年内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全面改用风力、太阳能与其他再生能源,同时解决全球暖化问题以及人类过度仰赖化石燃料所导致的经济与自然安全危机。
  • (大纪元记者文华综合报导)7月18日,南非前总统、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曼德拉(Nelson Mandela)在家乡与亲友度过了平静的90生日大寿,然而世界各地报纸网站的主要版面上却是另一番热闹景象。人们不约而同的称赞这位上世纪的传奇英雄,他以非暴力抗争推倒了南非隔离白人与黑人的高墙,用宽恕胸襟挥走了27年冤狱的痛苦,用爱关怀爱滋病人。对于这样一位不恋权的老人,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祝福他。
  • 支持这个理论的有老罗斯福总统、威尔逊总统及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荷姆斯和布朗代斯赞同它,布朗代斯做出偏向这个理论的判决。支持它的名人包括发明电话的贝尔、主张节育的仙额夫人、植物学家波班克、史丹佛大学的创办人史丹佛、小说家威尔斯、剧作家萧伯纳,以及几百个名流。诺贝尔得主支持它,卡内基和洛克斐尔基金会都出钱支持这个研究。冷泉港研究院是为了做这些研究而成立的,但是重要的研究都在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史丹佛和约翰霍浦金斯大学内进行。关于它的法律提案全数通过,从纽约一路到加州。这些研究得到了国家科学院,美国医学学会及国家研究委员会的支持。有人说,如果上帝还活着,祂也会支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