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8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郭秋怡编译报导) 去年夏天美次贷危机暴发以来,虽已过了一个年头,但至今这场梦魇仍然挥之不去,这是危机刚出现征兆时,任谁也意想不到的。而究竟为何小规模的“次级”房贷,却能演变成一场全球金融浩劫及经济动荡,金融时报在危机暴发后一周年刊出一系列专题,深入剖析这场危机及未来市场的走向。
信用泡沫化
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指出,这次混乱局面的持续时间、范围、对经济影响层面扩大的情势,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的评论家都始料未及,而次级房贷是如何引发这么大局面的动荡。据金融时报分析,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信用”。
德国工业银行在去年暴发大规模次贷损失后,日本银行的资深官员中曾宏(Hiroshi Nakaso)就曾警告,十年前日本银行危机可能在全球重演,果然,紧接着在8月9日欧洲央行突然在当地货币市场紧急挹注950亿欧元,随后美国联储局也很快跟进,全球顿时一片哗然,但当时还有不少西方官员信心满满地认为,市场很快便能消化这些损失。
过去十年,西方银行历经蓬勃的金融创新,发明了许多方法切割及包装贷款成可在市场上出售的证券型商品,如现在最具争议的次级房贷。由于追踪困难,很难统计这类交易工具到底有多大的规模,据产业资料推估,在2000年至2006年间,全球的总发行额已从2,500亿美元成长12倍至3兆美元,尤其自2004年起,因各国央行长期维持低利率,刺激投资机构为寻求高利润,使成长尤为快速。
这类金融工具的蓬勃发展导致人为的低利率、杠杆比率升高、贷款条件的放宽,将信用泡沫吹大,尽管国际清算银行、欧洲央行总裁特里雪(Jean-Claude Trichet)及美国联邦银行纽约分行总裁盖纳(Timothy Geithner)曾对其风险提出警告,但多数投资人、银行家、甚至是立法官员都把它当作耳边风。这是因为跨入21世纪以来,市场上普遍存有三大信心支柱,支撑着广大群众对市场的信念。
这三大信心支柱分别是:第一是相信现代资本市场比以前进步许多,贷款证券交易永远都可行,使银行大肆放宽借贷条件,造成放款风险升高;第二是信用评等机构可以提供简易有效的指标,作为投资参考,使很多投资人即使不懂这些商品也大力投资;再者最关键的一点,是信任分割及重新包装贷款资产可以分散风险,使市场更稳定。
据黑石投资集团(BlackRock Investment Group)的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Larry Fink)表示:“人们真的相信世界不同以往,他们很信任华尔街的智慧资本,而事实上银行很赚钱也证明了这一点。”结果,2006年次级房贷违约率开始上升时,大多数的人并不认为是大问题,美国政府一开始也估计次贷损失只有500至1,000亿美元,相对于金融资产的规模仍算很低。但德国工业银行损失暴露出来后,这三大市场信心支柱瞬间崩溃。
在评等机构的公信力受到质疑后,许多投资人停止购买所有衍生性金融债券,导致银行无法再透过这个管道筹资,金融机构间也因为不再信任彼此的体质而停止相互借贷,企业也不愿参与货币市场,最终演变成金融体制的全面流动性崩溃。即使时空转到了一年后的今天,银行界的压力还是有增无减,有些指标甚至达到70年来最恶劣的程度。
投资银行的黄金年代告终
到现在为止,投资银行界还在为回稳而战,花旗集团、瑞士银行、美林证券已打消数十亿元的资产,多个主管亦已去职,更必须不断筹资。投资银行曾过去三十年金融自由化下最大的赢家,像华尔街银行去年光发出的红利就有330亿,但专家已指出投资银行产业将出现重大变化。
目前还无法确定信用危机造成的损失最终有多大,据国际金融机构(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Finance )估计银行资产帐列损失达4,760亿美元,虽不及1990年初贷款危机的6,000亿美元损失,但全球银行市值已缩水1兆6,000亿美元,所以许多银行家认为最后损失一定会超过90年代初的危机。现在最大问题是,无论损失多大,投资银行界及金融法制面将会受到重创,摩根大通集团的投资银行总裁比尔.温特斯(Bill winters)认为这相当于芮氏地震仪的“七级地震”。
不仅如此,许多分析师更认为,危机已使独立的投资银行未来能否继续存在遭到空前的挑战,迹象也显示金融市场主力正从投资银行手中转换至横跨传统银行及投资领域的综合性银行(Universal Bank)。据金融顾问机构纽约奥纬咨询(Oliver Wyman Consulting)的合伙人詹姆斯.威那(James Wiener)表示:“很清楚现在靠传统存款营运的机构占了上风,我认为商业模式将有很大的变化,独立的投资银行将减少。”
其实这一点也不令人讶异,因为投资银行过去主要依赖发行资产抵押债券(CDO)筹资,现在市场崩溃,主要筹资管道被切断;另一方面,市场自律机制及官方管制趋于严格,投资活动受限,且在贝尔史登事件后,其余的四家大型投资银行一窝蜂降低债务比率并提高资本余额,以确保财务稳定,避免投资人撤离,例如规模最大的高盛银行现在维持900亿美元的现金及流动资产,平均债务年限八年。虽财务体质更加强健,但获利能力不可能再像过去那么强劲,结果是将无法满足股东的需求,或防止员工跳槽到避险基金或私募基金,势将危及投资银行的生存空间。
既然CDO的模式已行不通了,有些人开始认为银行或许会回归到仅有收受存款及办理贷款的最阳春功能,但一位资深的银行家指出:“我们不会回到过去那种办理贷款后记在账上就完事的时光。”的确,银行从单纯的存贷款发展成联贷及发行CDO,原本就是为了要因应90年代的银行危机,讽刺的是,反而引发更大的危机,虽然这不全是商品结构的失误,银行及信评机构均有责任,但投资人对CDO的信心已难挽回。
现在,财金专家及决策当局面临的最大挑战存在于如何重建市场的信心。但一年都过去了,市场信心还是不足,专家认为要重建信心非短短几个月就能办到的,而是要花上好几年。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