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孝女祈神,心诚奇灵

罗真
font print 人气: 31
【字号】    
   标签: tags:

清代,京城祟文门外花市的居民,都以种植花草为生。这其中有个年轻的女子,和父亲一起生活。父亲久病不起,女儿全心全意照顾父亲,嘴上不断的宽慰父亲,但心底却为父亲的病暗暗担忧。

一天,这位苦女听说邻居的大婶约了几位女伴,准备一同去往“了髻山”的庙宇进香。苦女向她问道:“大婶,请问:去了髻山进香,能不能使我父亲的病变好呢?”邻婶说:“只要你诚心祈求,就一定有灵验的。”

苦女又问:“从这里到了髻山去,相距有多远啊?”邻婶答道:“有一百多里远。”

苦女再问:“那一里有多少步啊?”

邻婶又回答说:“一里有二百五十步。”苦女牢牢的记在心里。

从这天开始,苦女每天晚上,安置父亲入睡后,她就点燃一炷香,心里默默的算着步数里数,绕着院子,边走边磕头,向神灵解释自己身为女儿,因需侍候病重的父亲,不能到山上去朝拜的原因。就这样持续了半个多月,天天如此。

按照惯例,凡到每年的四月,王公贵族都会到了髻山去祭拜碧霞元君,以鸡叫时上头炷香为最佳。所以凡是上头炷香的,经庙里主持人的安排,必定是大富大贵的人家,平民是没有这个份儿的。

一天,王宫太监张某前往庙里进头炷香。不想进入殿门,却发现已有香火在炉中了。张某大怒,责难庙主:“这是怎么回事?我出了钱,为何不把头炷香的机会预留给我,却又安排了别人?”庙里的主持人也很觉得奇怪,说:“大殿早晨不曾开门,不知道这炷香是如何上的啊?”张某说:“这一次就既往不咎了,明天早上我再来上头炷香,你一定要等我,再不可让别人先上了。”庙主连连点头称是。

次日才四更天,张某就来到庙里,但是进殿一看,炉中已经又有香火了!只见一位女子正伏地祈拜完,听得人声,一转眼就不见了。

张某说:“神灵面前,难道鬼怪岂敢公然出现来作祟?这其中必定是有什么缘由。”于是在二山门外,把刚才所见到的情形,告知各路香客,并详细叙述其所见女子容貌衣饰。要求追查出来。

旁边有一个妇女听了,沉思了一阵,说道:“根据大人所述,这女子的打扮和形象,很可能是我邻居家的苦女。”于是就诉说了这女子侍候病重的父亲,在家为父亲上香祈祷的事。

张某听后感叹说:“有这样的孝女,难怪神也被感动了!”张某进完香后,就策马前往那位苦女家,给与她厚厚的赏赐,并认她做了义女。不久这位苦女父亲的病也好了。由于得到那位太监对她家的照顾,苦女的家境也有好转。后来苦女嫁给一位富商做妻子,父女并全家的生活都很幸福。

正是:

众生皆平等,
不分贵与贫。
上苍重心地,
心诚格外灵。

(事据清代袁枚《新齐谐》)

转载 正见文章: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8/14/54318.html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唐宪宗元和乙未年(公元815年),廖有方进京赶考落第后,到四川去。走到宝鸡县西边,住进旅舍,忽然听到痛苦的呻吟声,便寻声来到隔壁的房里,看见一个穷苦的病人。
  • 吕君中第回了乡,女方父母来说:“我家女儿本来没病,定亲后忽然眼睛瞎了,让我们解除婚约算了。”吕君说:“定亲以后眼睛瞎了,并不是你们骗我啊,为什么要解除婚约呢?”于是和那盲女子成了亲。
  • 南方有个大户人家姓张,家族中有个官员名叫张履昊,喜欢探求长寿之术。朝廷准予他告老还乡,住在江宁。刚到这里时,携带有白银160万两。
  • 乾隆十九年甲戌科殿试已毕,还未“传胪”,(那是科举时代,殿试后的宣制唱名。)纪晓岚就先在富阳董文恪公家中作客,邂逅了一位精于拆字的士子。
  • 有位庙祝(看守寺庙者),专门在寺中假装虔敬来欺骗、愚弄直朴的村妇为乐,其人又是个铁公鸡,吝啬成性,一毛不拔。谁想占他点便宜,那真比登天还难。
  • 侍郎很欣赏他的勤劳,对他大加夸奖。主簿请示说:“大人除夕夜到此,现已三更了,天寒地冻的,我这儿有除夕酒肴,献上一杯,不知如何?”侍郎笑着接受了,喝了数杯,回到陶庄公馆。感到疲倦,于是解衣而卧,梦中依旧骑马巡河,但觉得所到之处,并非刚才看到的景色。
  • 萧统病逝时,年仅三十一岁。粱武帝亲自来到东宫,扶着太子的棺柩失声大哭。太子仁义有德,人人皆知。死后,朝野都都感到惋惜。京城男女,都到太子宫去凭吊,满路上都是哭泣的人;全国各地的百姓和守卫疆土的士兵,听到他死去的消息后,都十分悲痛。
  • 曾石在一次战事中打了败仗,在他将要被朝廷行刑处决的时候,哭着对他的部下们说: “皇上非常愤怒,我死也是罪有应得,但我的老婆孩子们,又怎能让他们流落到边疆,成为沟中的死尸呢?”王环哭着说:“您不要担心,我一定能够想办法让他们回家。”
  • 叶广彬,字大宜,号月窗,明代人。年轻时很聪明,每天能背诵上万句诗文,原先对科举诗文十分精通。但后来看到父亲那么大年纪,依然是生员,就辍学不参加科举,管理一些农田杂事。但是读背诗文,依然如故。众家经学、史学以及阴阳算术,没有不通晓的,人们都说他博学多识,堪称一代奇才。
    叶广彬相貌有些呆板,外表看上去,仿佛是一个没有什么能耐的人,他见人时说话很拘谨、脸色紧张;面对别人时,格外恭顺。
  • 清朝巡抚田兴恕年轻未发达时,以割草为生,乡里有一个姓朱的富人,兴恕割了草就挑到他家去卖。一天去晚了,朱富人已经买了草,兴恕很懊丧,想到一日饭食没有着落,倚门感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