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报应实录:误人子弟 折尽福禄

font print 人气: 54
【字号】    
   标签: tags:

清朝时期,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宋半塘,曾在浙江鄞县作官。宋半塘曾说鄞县一位书生,那位书生很有文才,但他在仕途上却屡遭困顿,没有考上功名。

后来这书生得了一场大病,病中迷离恍惚,梦见自己来到了一处官衙门。根据那里的情形,他觉察到这地方似乎便是冥司。这时候,对面走来一位官服打扮的人,书生一看,却是一位老相识,便急忙向他打听,自己得了这场病,是不是很快就会死?这位冥官说:你的寿数未尽,但是禄数尽了,恐怕不久就要到这儿来了。书生说:我这辈子,全靠设馆教书糊口,没干过伤天害理的事,怎么禄数倒先耗尽了?

冥官叹息说:正因为你是吃教书这碗饭的,而对孩子们的学业、品德放任不问。冥司认为,无功受禄就等于偷盗或浪费粮食,必须扣除应得的俸禄来补偿。所以你寿命未尽而禄数先尽。为人师长者,位居在受人尊敬的君、亲、师三者之中,享有崇高的荣誉。而你收取人家的学费,却误人子弟,理应受到最严厉的谴责。有官禄的,就要削减官禄。没有官禄的,就得消减食禄。一丝一毫都计较的很分明。世人往往看到一些饱学之士或通儒大家,有的生活穷困,有的年少夭折,便抱怨天道不公平。可哪里知道,这些人都是自误生平,才落到这地步。

书生听罢,怅然而醒。从此,他的病日重一日,果然没有治愈的希望。临死之前,他把冥中所见的事讲给他的亲朋好友们听,并告诫他们要忠于职守,努力从善。这个故事也因此得以流传于世。

善恶报应是真实存在的,每个人都要因自己的善行与恶行而受到相应的善报与恶报。故事中的书生正是因为误人子弟而受到了消减福禄的惩罚,可见误人子弟在神的眼中是很严重的恶行。

(资料来源:《阅微草堂笔记》)

转载 正见文章: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7/22/53962.html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面对邪恶的时候,如果那些有职责,有义务,有能力铲除邪恶、抑制邪恶的人不做为,不履行自己除恶的职责与义务,放纵了邪恶的话。那么他有可能也是在造业,从而导致自己将来遭报。
  • 在释迦牟尼佛传法的时代里,祗树给孤独园附近有一个名叫钩葛的猎人。他生性残暴,又不通情理。一天早上,钩葛带了弓箭,领着自己养的一群猎狗到森林去打猎。路上遇见一位托钵化缘的僧人,钩葛很生气的自语道:“今天要倒楣了,一大早就碰到一个光头,我看今天什么也猎不到了。”说罢很生气的往森林里走去。
  • 有一个人名叫罗吉亭,本是读书人。但是他为人孤傲,性情凶狂,不相信善恶有报。经常写一些谤佛诬道的话,到处张贴。有时还写些攻击佛教和道教的长文,念给别人听。人们都说他穷极无聊,但他依旧不觉悟,不改正自己的错误。
  • 南宋时,建昌新城县(今江西黎川县)有个妙智寺。妙智寺有一片非常肥沃的土地,正巧此时妙智寺的和尚都相继圆寂了,这片土地无人管辖。刚来建昌郡择地建筑房屋的寓客吕郎中垂涎妙智田寺的这份田产。他嘱托新城县张县宰,想继承这份土地耕作。
  • 清代有个叫刘刚的人,因犯罪而被流放到乌鲁木齐耕田,其实他不光犯了被流放的罪,在这之前,他还犯过杀人罪,只不过别人都不知道没有被查出来罢了。刘刚性情暴躁,因此对耕作之事极不耐烦,于是就仗着自己体格矫健找了一个机会逃跑了。他一直跑到了根克忒,眼看就要越过国境了。
  • 南宋时,毗陵(今江苏省镇江市东丹徒)名医,同时也是进士的许知可,曾经做过一个梦。梦中有一位客人来谒见他,许知可引进室内相见,两人坐定以后,来客问可知:你生平也有所恨不能如愿之事吗?
  • 清代有位被称为“朱解元”(注)的朱某,因为一只眼失明,所以当地一些人便叫他“朱瞎子”,后来还有人叫他“朱半仙”的。为什么有人叫他“朱半仙”呢?这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 清代乾隆三年的二月间,天雷打死了一个士兵。这个士兵平素没有干过坏事,为什么会被雷打死呢?人们都感到很奇怪。
  • 人间万事,真是都有安排。不管在人这儿看,多么不可能的事,只要是上天注定的就一定会实现。刘若虚的族人算出他当不了官,后来接他赴任的人都到了,表面上看起来他真要当官了,预言落空了,结果最后他在当官的前一天却去世了,预言真的成真了。
  • 由于天刚下过雨,台坡有些打滑,而且坡度很高,王老头用手推挑粪人的时候,由于挑粪人站在下位,一不小心滑倒了,滚下露台。王老头见到这种情形,急忙跑下去扶他,但只见挑粪人一动不动的躺在地上,那两个粪桶正压在他的胸前,他的两条腿已经都僵直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