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臣  相关话题:中国历代人物阿哲李卫道士 约 45 条记录
  • “一簏廉使”轩𫐐 清操闻天下
    轩𫐐居官清正廉明,不治家业。在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他因升迁刑部尚书离开浙江时,所有行李只装满一竹筐(簏)。数月后,轩𫐐因病上书...
  • 毕士安之孙承祖父遗风 为官有道公正清廉
    有人为毕从古家的境况感到担忧,他就告诉那些人:“如果我子子孙孙都是德行出众的人,即使没有田宅,也不会饿死;如果他们无德无才,即使我留下再...
  • 国家有难  老将出马──刘大夏
    刘大夏曾有两句名言,一是“居官以正己为先,不独当戒利,亦当远名”;二是“人生盖棺论定,一日未死,即一日忧责未已”。前一句的意思是:做官要...
  • 耿介守正 雅量容人——吕蒙正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在宋太宗、宋真宗时三次担任宰相,对上遇事敢言,对下则宽容有雅量,被人称为一代贤相。他自幼受家庭影响,敬信神佛...
  • 王翱五德具备
    王翱五德具备 2020/09/07
    李贤曾经对人说:“《尚书·皋陶谟》称,为政者有九种品德,王翱就具备了五种:头绪纷繁而能专心致志,遇上扰乱更加坚毅,生活俭朴廉洁奉公,性格...
  • 唐太宗焚稿慰虞世南忠魂
    太宗还写诗一首,追述往古兴亡之道,搁笔之后叹道:“钟子期死,俞伯牙不再弹琴。我写此诗,又给谁看呢?”惆怅之情无以言表,他让起居郎拿着这篇...
  • “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
    于成龙当罗城县令时,战乱后县中居民才六家,遍地榛莽,没有城郭,没有官邸。于成龙却用感人肺腑的精诚坚持下来,安抚残余百姓,捕治盗贼,宽免徭...
  • 北魏名臣李崇办案有智慧
    寿春县有个人,姓苟名泰,有个三岁的儿子,在遇到强盗时丢失了,过了几年,也不知道孩子的下落。后来发现孩子在同县人赵奉伯的家里,苟泰便报告了...
  • 沉溺于酒乡忘却天命 马周受点化终成股肱之臣
    一代圣君唐太宗治世之时,身边辅佐他的文臣武将来历都不一般,其中有一位叫马周的宰相,就很有来头。史书上说,他本是仙界华山素灵宫的一位仙官...
  • 费英东是翼宿星君?努尔哈赤功臣的传说
    在努尔哈赤建立帝业的过程中,费英东鼎力相助,立下赫赫战功。凡是他临战,必是所向披靡。康熙皇帝评价他:“功冠诸臣,为一代元勋”。在有些记载...
  • 唐代君臣佳话:驳正封还皇帝诏书 却得褒奖
    大唐贤才灿若星河,有人光耀青史,流芳千载;也有人寂寂无闻,但其威望却能摄服富豪贵族。本篇介绍的唐朝大臣许孟容,时人称其“有大臣风采”,我...
  • 【文史】王阳明匡扶社稷 祈风又祈雨
    若有精诚,天地动容。明朝大臣王阳明,就拥有感天动地的至诚。在他传奇的一生中,不是武将,却能多次率军平叛;不是出家人,依然修行有素;一生为...
  • 脚心红痣是贵兆?才情并茂的陈诜父子
    陈诜左脚底下有一颗红痣,常常以此自诩这是富贵的象征。婢女也笑着说:“您别骗我了。您的脚下只有一颗痣,就已经贵为公卿。我的两脚心都有红痣...
  • 不矜功伐善的丞相丙吉
    在传统古代社会,人们的道德水准普遍比较高,不邀功请赏、矜功自傲的人大有人在,西汉时期的丞相丙吉就是这样一位谦恭低调的贤臣。
  • 东汉士人风骨——刚正不阿的郅恽
    王莽代汉时期,盗贼频繁出现,百姓民不聊生。郅恽观察日月星辰所显现的天象,对友人说:“现在天文展示的迹象是:镇星、岁星、荧惑都在汉分翼轸之...
  • 断舌骂叛贼 大唐忠臣——颜杲卿
    南宋忠臣文天祥在其流传千古的作品《正气歌》之中,列举了历朝历代“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的几个忠臣义士,其中有“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 惩治不法官吏 百姓盼着他到来:清朝名臣彭玉麟
    刚直公彭玉麟天性不喜安逸,治军十多年,没有为自己建一座屋子,增一亩田产,也没有请过一天假。曾国藩评价他:“淡于荣利,公而忘私”。
  • 齐国相国“比美” 结果促成一个强国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相国叫邹忌,他对自己的容貌颇为在意。一次,无意中“比美”,不仅比出治国的高度,名垂青史,而且还影响到国君的国策,最终...
  • 文官目不识丁遭弹劾 最后竟成一代名臣
    张曜是清朝咸丰光绪年间的一位重臣,但少年时,因为家境非常贫寒,没有上过学。后来捻军围攻河南固始县时,县令眼看县城将被攻破,于是张榜:“谁...
  • 南宋名臣真德秀
    有学徒向真德秀请教,人的一生什么最重要?真德秀说:“好好读书,好好做人。”真德秀生前常常对学徒说:“人的一生很短暂,千年时光很漫长。功名...
  • 神童杨亿为人有气性 皇帝不恼反称许
    杨亿天资聪颖,才华横溢,充满故事性的一生,被后世称为传奇。传奇的背后,宋太宗、真宗两位皇帝的知遇之恩,帝王善待臣子的胸怀,不同寻常的君臣...
  • 重情重义的唐朝名臣——高士廉
    高士廉无论身在官场,还是留居在家,他待人处事都体现着一个“德”字。高士廉对太宗感怀知遇之恩,从始至终保持着君臣之义;对大唐的社稷江山,倾...
  • “馆阁大儒”胡俨 除虎害惠万民
    明朝贤士胡俨(1361年─1443年),字若思,号颐菴,江西人。胡俨年少时勤奋好学,于天文、地理、律历、医卜无不深究。
  • “目不识丁”拜夫人为师 张曜成晚清名臣
    张曜对此深以为耻,他痛下决心,发奋读书,扭转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于是他拜妻为师,并与妻子约定好,上课时,他对妻子执弟子礼,让妻子将他当成一...
  • 【元朝名臣】统帅王者之师的名将伯颜
    伯颜出则为大将,在朝可为贤相。伯颜善于领兵作战,却不妄杀一人,不残害一物,不为珍宝财货动心,不为美酒女色所迷惑。伯颜班师回朝,囊中不带江...
  • 【隋朝循吏】仁心化刁民 循吏第一人梁彦光
    梁彦光胸怀正道,待人以至诚,相州昔日刁蛮的民风,在他的治理下,全然大化。
  • 【元朝名臣】杨惟中为民除恶 天下畏其勇怀其仁
    皇朝膺天命,主掌中原,一统天下诸国。杨惟中担任宰相,令天下休养生息,整顿纲纪,去除地方恶患,爱养芸芸黎庶。杨惟中热衷收藏汉文典籍,传承汉...
  • 历史故事:张煌言忠贞不屈
    张煌言和郑成功、李定国并称清初三大抗清领袖。张煌言是儒生,却性情慷慨激昂,喜欢谈论军事。他在崇祯十五年考上举人,当时军情紧急,考试要加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