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泥

蒋泥:美国宪法比中国多了什么?

标签: 蒋泥

蒋泥:为什么说(国家)社会主义是死路一条

标签: 蒋泥

蒋泥:中国文化生态为什么在加剧荒芜化?
朱大可先生曾在《“假领主义”和上海文化的本性》里把不少上海文人的做作,概括为“假领”、“经济领”或“节约领”心态与文化。他说,假领本没有任何实用的保暖功能,是在囊中羞涩的情形下,尽量保持人的体面,专门穿给别人看的。此即谓上海文化、上海文人的本质。

标签: 蒋泥

相关话题:王怡

蒋泥:我们是怎样吃“狼奶”的?(下)
两书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和外国文学,从中你可以见出编者的大而化之。

标签: 蒋泥

蒋泥:我们是怎样吃“狼奶”的?(上)
2006年1月25日,《中国青年报》的“冰点”专版被迫停刊,原因出于它长期以来坚持编辑良知,发表了大量惹事生非的文章,某些人不愉快。这一次停刊的原因则在于中山大学袁伟时教授前些日发表的文章《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文章认为,教科书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孩子们的心理、意识,“我们的青少年还在继续吃狼奶”!

标签: 蒋泥

相关话题:狼奶

蒋泥:鲜花重放又重放

标签: 蒋泥

相关话题:刘宾雁

蒋泥:靠什么,也别靠“全体党员”
电视剧《亮剑》火啊,小说也跟着卖疯了。记得2000年《亮剑》甫问世,就广受赞誉。我一位当着著名评论家的导师,读后就给予过高度评价,说他和他的爱人都是流着泪读下来的。后来许多学生、市民、官兵也争相传阅,有的甚至是趴在卡车上读。许多老人读时,更是痛哭流涕。无不为主人公李云龙最后的悲剧命运所动。但即使这样,那时候知道它、读过它的人,也确实不会很多。

标签: 蒋泥

蒋泥:政权邪恶为害最烈
2005年10月初我去五台山,发现从当今“最高”(有照片贴在那里招摇为证)到小老百姓,人人多是奔著念经、礼佛、敬香去的。民间各地也还盖起了庙,修复了祠堂。这是“愚昧”表现吗?未必。其实我们已全民“迷信”了。“迷信”的人,他或许所迷的不是神灵,而是权势、金银,某个理念、思想,其危害不一定更轻。看来,“迷信”是大有市场的。

标签: 蒋泥

蒋泥:苦难的大地
有一次和朱学勤先生谈起中国作家,我们都共同推许毕飞宇、阎连科,而漏掉了一个人,那就是杨显惠,因为那时候我还没有怎么留意到他的作品。我只知道朱先生是比较肯定杨显惠的“夹边沟”系列的。不久杨先生就来了北京,头发几乎全白了,面色是那种焦黑色,条条的纹理纠缠着,一沟儿一沟儿的,显见是受过深重磨难的人,比我长出有两辈的样子。恰逢他的新书刚刚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他就把《告别夹边沟》和前此问世的《夹边沟记事》一起送给了我,我才得以集中阅读。

标签: 蒋泥

蒋泥:发财与盗版
近来中国大陆卖得最火的几本社科书,是友人吴思、余杰、章诒和等所写的《潜规则》、《血酬定律》、《铁磨铁》、《往事并不如烟》、《中国农民调查》等。几乎所有书店、书摊都在卖,有钱的读者买正版,没什么钱的也可以买盗版。

标签: 蒋泥

蒋泥:官方垄断文化的样板
九月中国五大文化名人发表《甲申文化宣言》,以武断决绝的姿态代国家、民权发言,要反对异质文化入侵。其背后有看不见的权力运作

标签: 蒋泥

蒋泥:文人之灾 文化之灾
谈到钱上的事,我就有点发晕,一向缺少应有的反应,即使穷得头皮上什么都不长,能敲出银子相磕时咣咣咣的响来,也是无谓的事。2004年,几个朋友来会,才让我有了点触动与想法。

标签: 蒋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