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德國外長菲舍爾被控為恐怖組織首領

【大紀元2月23日訊】作為德國現政府最受歡迎的政治家之一,德國現任副總理兼外長、聯邦議員菲舍爾最近因為其复雜的歷史成為德國關注的焦點。本月19日,德國法蘭克福檢察院發表聲明,正式決定以涉嫌作偽証對菲舍爾立案調查。

据稱,檢察院是在得到聯邦議院“議員豁免權委員會”的同意后決定進行立案調查的。檢察院指控菲舍爾1月26日在法蘭克福法院就涉嫌1975年“襲擊歐佩克會議事件”等做了偽証。菲舍爾70年代曾從事過趨向暴力的左翼運動,此前,有關當時使用暴力的照片和指控在德國的各大媒体頻頻曝光。据媒体披露,菲舍爾不僅与1975年在維也納組織策划襲擊歐佩克部長會議事件的恐怖主義分子克萊因關系密切,而且于1973年和當時從事恐怖活動的德國紅軍旅女成員瑪格麗特‧席勒曾在同一住宅內一起生活過。

与此同時,遭受政治獻金案重創的基民盟等反對党緊緊抓住這個机會,對聯合政府展開了猛烈攻擊,堅決要求菲舍爾辭職。基民盟主席默克爾指出,這种有過毆打警察行為的人無論如何不可能成為很好的政治家。她還指責總理施羅德對其下屬縱容包庇。自由民主党主席格哈爾特則表示,該党將不排除成立調查委員會,查清菲舍爾的歷史。面對指責,素以口才聞名的菲舍爾態度從容,聲稱決不辭職,一些對菲舍爾抱有好感的德國民眾和政治派別則极力為菲舍爾辯解。目前,正反兩方的交鋒隨著菲舍爾的態度而日趨白熱化。

老照片顯示:菲舍爾曾是暴力青年

菲舍爾的厄運起源于日前德國《明星》周刊刊登了一張有關1976年左翼學生示威的照片。當時示威者正和警察發生衝突,照片上戴著頭盔的菲舍爾在衝突中表現“突出”,一名警官遭到他的痛打,最后被打得倒在地上。

据法蘭克福警方証實,1976年5月,在一次左翼組織發動的抗議示威活動中,一名年輕的警察在自己的小車里被用“莫托洛夫”雞尾酒瓶制成的汽油燃燒瓶嚴重燒傷。隨后,德國媒体進一步披露,一些与菲舍爾70年代激進活動有關的警方文件數年前就從檔案室丟失了。

有証据表明,作為當時激進組織“清洁組織”的領導者,菲舍爾在1976年的那次暴力集會上認可支持者使用汽油燃燒瓶襲擊目標。當時臭名昭著的巴德爾-曼豪夫團伙頭目烏爾萊克‧曼豪夫在警察拘留期間自盡身亡,但左翼激進分子認為曼豪夫是被謀殺的,于是他們走上街頭聲稱為死者复仇,導致了暴力活動的發生。4天后,14名激進分子被警方逮捕,并被指控謀殺,菲舍爾也在其中。48小時后,他無罪獲釋。

有証据表明,當天的示威行動是經過精心策划的。實際上,汽油炸彈早就准備好了,一种可能是藏在示威者身上,另一种可能是藏在示威者抬著的棺材之中,結果,汽油炸彈按計划成功爆炸。

讓人們感到意外的是,披露菲舍爾毆打警察照片的記者貝蒂娜‧羅爾恰恰是曼豪夫的女儿。在長達兩年的調查中,貝蒂娜聲稱她已經獲得了50多名菲舍爾的朋友和各种社會關系人士的談話錄音,她還与菲舍爾本人見過面。

据貝蒂娜稱,菲舍爾所在的左翼組織按表面字母讀起來是“清洁組織”,但其中四個字母實際上代表了“恐怖破坏聯盟”之意!該組織等級分明,菲舍爾是這個組織的領袖。据貝蒂娜透露,菲舍爾及“清洁組織”當年所涉及的暴力活動還遠不止一件。“清洁組織”最為著名的一次行動是對西班牙領事館的襲擊行動。行動目的是對佛朗哥法西斯政府表示抗議,但在那次襲擊行動中,數十個燃燒瓶被扔向包括警察在內的襲擊對象。据稱,菲舍爾策划并參与了那次暴力行動。

曾是恐怖分子的“戰友”

不僅如此,菲舍爾還被指稱与另一起恐怖案件有牽連。据警方提供的歷史檔案表明,1981年,黑森州經濟部長遇剌一案,而作案者所使用的作案工具一輛汽車,事后經查正是現任外長菲舍爾本人的。

据稱,菲舍爾當時与克萊因同屬所謂“法蘭克福自發派”,兩人因此相識。克萊因后來成了著名的國際恐怖分子“卡洛斯”領導的“巴勒斯坦‧德國司令部”重要成員。克萊因被控在1975年參与了當年國際頭號恐怖分子“豺狼”卡洛斯策划的,對在維也納舉行的石油輸出國組織部長會議的一次恐怖襲擊行動。那次行動中有70人被綁架為人質,其中3人后來被殺害,而克萊因本人也受傷并且從此開始了23年的逃亡生涯,直到兩年前才被法國警方抓獲并且被引渡回德國受審。菲舍爾在上個星期的一次電視采訪中表示,他對于出庭作証一點都不害怕。他說:“我對于出庭看得十分鎮靜,因為我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和沒有做什么。”

1月16日,德國外長菲舍爾以証人身份出席了德國法蘭克福一家法庭就70年代右翼組織發動的一系列襲擊事件而進行的審判。這是近年來德國一位內閣首長首次到法庭作証。在法庭調查中,菲舍爾承認与克萊因相識,但關系并不密切。菲舍爾首先敘述了自己如何在1968年從一位保守的街頭和平示威者演變成一個激進的街頭暴力行動積极參与者,但是他同時表示他堅決反對武裝暴力行動。他否認自己在當年的街頭暴力活動中曾經使用過武器,甚至連燃燒彈都沒有使用過。但是在1968年的一天,警察在一次激烈衝突中把他和他妻子毒打了一頓,從此以后他就決定凡是遇到這類事情他就必須以牙還牙,用暴力來對付暴力,因為當時自己才19歲,不但是年輕气盛血气方剛的小伙子,而且思想特別激進。

誠懇道歉誓不辭職

不過,菲舍爾從未隱瞞過他本人的歷史。關于上述照片,菲舍爾主動坦誠地告訴新聞界,他當時的确是學生運動中的積极人士,參加了當時轟轟烈烈的游行示威,這并不令人感到奇怪。他還說,由于受到了警察的暴力毆打,因此予以還擊。對于汽車事件,他承認,喬阿森克萊當時是他的机械師,后者曾將其車送到了修車行修理,而當時那一帶正好發生了謀殺事件,這只是巧合,僅此而已。不僅如此,菲舍爾本人在照片風波之后也公開向警察工會道了歉,而且態度非常誠懇。

在德國報紙發表了有關他的照片后,菲舍爾當即承認,照片中的人就是他自己。菲舍爾表示,他對自己當年使用暴力感到后悔,但是沒有投擲燃燒瓶。對于那位在照片中被自己和同伴圍在地上的警察,菲舍爾說,如果有机會,他希望能和這位警官會會面。

果然,兩個多小時的法庭听証調查最后几乎變成了菲舍爾一人唱獨腳戲,而且簡直不是什么作証,而是他在利用這一難得的机會為自己辯護,以便洗刷自己歷史上的污點。

菲舍爾在德國政壇以口才出眾語言幽默生動而著稱,這一點在當天的法庭上也得到了有力的証明。菲舍爾在為自己辯護時不但時不時地贏得了法官的微笑,而且還讓在場旁听審訊的人士不時地開怀大笑。

菲舍爾強調說,他從未扔過燃燒彈,從未搞過恐怖活動,而是致力于通過政治途徑解決問題。他還說,如果漢思‧約阿希姆‧克萊因當時能徹底擺脫恐怖的環境,他今天就不會成為被告。對于即將在對克萊因的庭審中出庭作証一事,菲舍爾說,他不會為自己的外長身份感到難堪。

菲舍爾畢竟是長期在德國政壇摸爬滾打的老將,面對來自反對党的壓力,他泰然處之。菲舍爾說,他已經意識到使用暴力行為是不恰當的,不過,老照片上的事情已經過去20多年了,所以他拒絕辭職。

民眾挽留菲舍爾

一些媒体分析,菲舍爾的老賬接二連三地被揭穿并非偶然,不排除某些人借机造勢的因素。從目前看來,僅僅靠几次道歉,菲舍爾是很難度過這一坎的。菲舍爾還將要面臨一段困難時期。一家媒体稱:“雖然菲舍爾以善于長跑而著稱,但他還必須一步一步地走過這段被他稱為‘黑暗’的日子。”

反對党要求菲舍爾辭職自然惊動了政府總理施羅德,施羅德明确地表明了他本人的態度。他說,菲舍爾對他過去的行為已經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釋,他對他個人政治經歷和社會經歷也說得非常清楚。菲舍爾目前在政府中“工作出色”。綠党主席弗里茨‧庫恩极力為菲舍爾辯解,稱“這只是菲舍爾的過去,而且他已經從中吸取了教訓”。

与此同時,對于這位已經告別了极左,轉而投向生態主義者并已經出任政府部長的人來說,德國人的看法還是相當寬容的。德國《圖片報》等媒体日前進行的最新民意調查表明,78%的德國人并不贊成菲舍爾目前辭職。民意調查結果顯示,菲舍爾是目前德國百姓中受愛戴的政治家。媒体稱,他的身上集中了戰后成長起來的典型德國人的特點。而菲舍爾朴實的外表、敏銳的思維和獨特的外交風格則贏得了一些外國同行的贊許。他去年大膽提出的“歐洲聯邦”构想在歐洲范圍引發了一場大討論,也使他的個人聲望持續上升。德國《明鏡周刊》在一篇社論中提出,應該歡迎迷途的羔羊返回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