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聞

高科技業蕭條是否會影響美國H1B簽証計划

【大紀元3月19日訊】美國移民和入籍服務屬將在美國國會報告去年發出了多少 H-1B簽証,簽証數目將顯示經濟的蕭條是否減少了對外國工人的需求。報告將從國會在去年十月把簽証限制從 115000 增加到了 195000后開始計算。該數字原來建議在3月15日發布,但是被推遲到了本周。

据ZDNet報道,盡管經濟蕭條導致了不景气,一些 H-1B 的反對者和支持者說他們并不預計外國工人的數字會有一個戲劇性的下降。去年的這個時候,INS 停止了 H-1B 申請,因為已經到達了115000人的限制。

公司正在大舉裁員。一份來自商業咨詢公司Bain & Company的最新報告顯示,40 %的行政官說他們可能采取裁員舉動。但是一些移民和勞動專家相信對外國工人的需求仍然是強勁的。Programmer’s Guild的主席John Miano說“如果沒有更多的申請,起碼也和去年的持平,因為它實在是便宜的勞動力資源”。移民研究中心的主任Steven Camarota同意這一觀點。Camarota解釋道他們的廉价將代替本國的工人,減少對公司的財政壓力。

加州洛杉机大學的研究發現使用H-1B 簽証工作的外國人比美國人的工資少33%。康奈爾大學類似的研究發現其差距在20 %到 30 %之間。在經濟衰退的時節,H-1B 簽証對老板變得甚至更誘人, Camarota 說,“公司不能控制軟件或半導体的需求,但是他們至少能控制勞動的供應。”

公司行政官和招募人員說他們在雇用外國工人上沒有經濟動机。他們說一些工作和一些區域很困難,需要外國工人來填補。硅谷為每個可雇用的居民提供了1.06 個工作,創造了一個負的失業率。Cisco 的Laura Ipsen說他們使用這些 H-1B引進短缺的工程師。今年的雇用節奏將不如去年,但是H-1B 簽証還是會達到它的限制,只是晚一些。Intel 的發言人說盡管計划減少5000 個工人,公司將繼續尋求高素質的人才,例如軟件開發人員。

移民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從 1970年以來,生活在美國的移民的數字几乎翻了3倍。今天,移民占到美國工人數字的 13 %左右。1990年是 9%。計算机程序員和工程師的尤其走俏。高技術產業將在 2001年創造大約150 万個新位置,大約一半將無法填滿。

但是反對 H-1B 的人說最近的解雇証明了相反的事實。過去 2 個星期之內,Cisco , Intel 和摩托羅拉都宣布了裁員計划。几十個其他的高科技公司在過去几個月內也發表了類似的公告,包括Dell,VA Linux Systems 和JDS Uniphase。投資開始枯竭,Nasdaq 指數也創下了兩年來的新低。H-1B 項目不大流行了。

H-1B 簽証去年激起了激烈的爭論。高科技公司游說國會放寬限制。最后國會同意增加到 195000。法案也同意外國工人在美國更換工作,這就允許科技公司挖其它公司的人。但是不清楚現在的政府是否將改變 H-1B 簽証計划。


    相關文章

    

  • 美H-1B工作簽証申請步伐放緩 (3/16/2001)    
  • 科技業一蹶不振 H1名額今年過剩 (3/15/2001)    
  • 持工作簽証印度勞工薪酬每月僅45元 (2/27/2001)    
  • 馬英九將官式訪港晤特首 (1/20/2001)    
  • 台駐港事務局長張良任年后走馬上任 (1/20/2001)    
  • 法拉盛「成功移民中心」被聯邦查辦 負責人戴新根被控大量偽造文件代辦工作簽証 (11/25/2000)    
  • 美H1-B法案放寬工作年限 (10/12/2000)    
  • 美國放寬科技人才工作簽証 (10/4/2000)    
  • 美國放寬科技人才工作簽証 不要求申請者擁有美國學位 (10/4/2000)    
  • 美國將開放H-1B工作簽証 議院將于本周投票 (9/27/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