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科博館新年展 破解動物溝通密碼

【大紀元1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市13日電)農曆新年假期將到,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今天起推出「動物悄悄話─溝通密碼特展」,展場中要讓觀眾透過各種展品,進一步設想動物的感受,同時開發自己的感官及溝通能力。

聽過龍蝦拉奏小提琴的樂音嗎?知道蜜蜂的同伴如何解讀搖擺舞的訊息?大象如何和遠在10多公里外的同伴溝通?象鼻魚為什麼遇見同伴就來電?

科博館表示,這些問題都將在這項特展中,藉由多種感官互動式裝置與多媒體展示,向觀眾介紹地球上各種動物,為了與外界進行訊息交流而發展出奇特奧妙的交談方式。

科博館動物學組助理研究員黃興倬指出,即使是構造最簡單的生物,都具有以化學或物理形式,和其他生命體進行資訊交流的能力,動物經過長久演化,發展出極為細膩的形態結構與感覺器,使牠們的訊息溝通方式較其他生物更為複雜多樣。

黃興倬舉例指出,像人類觀察到蜜蜂搖擺的半圓或8字型舞姿,牠們傳遞給同伴的訊息主要來自氣流震動的感覺,不全然是人類視覺角度的舞蹈圖形。另外,大象之所以能感受到10多公里外同伴的低頻聲音,是透過腳下的厚脂肪墊,就像海豚頭部前方的額隆構造。

特展中除展出科博館自製的瓶鼻海豚、台灣葉鼻蝠及台灣招潮蟹標本外,還特別商請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10多件珍貴標本參展,包括多種天堂鳥、多種金剛鸚鵡、河口鱷、環尾狐猴、巨食鳥蛛及各種豹類、斑馬及熊的識別皮毛標本等。

展場中也利用「體驗設計」及「移情設計」等手法,帶給觀眾新奇有趣的互動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