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香蕉碼頭變身 故事館說當年

【大紀元1月3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旭磊/高雄報導〕高雄港香蕉碼頭重新開幕,改名「香蕉故事館」,重現民國5、60年代香蕉榮景,免費開放參觀。

河邊餐飲集團董事長張素鑾主持開幕式。她表示,香蕉碼頭位於七賢路底,自民國60年後台蕉染上黃葉病,大面積蕉田毀損,外銷日本市場嚴重衰退,歷經30年乏人經營。近年來市府文化局列為歷史建物,河邊餐飲標下經營權,整建重現當年榮景。

免費開放 重現昔日榮景

高雄市長陳菊、高雄港務局及海關均派員參與儀式。張素鑾說,高雄縣旗山運蕉到碼頭,民國52年香蕉1年有1億5000多萬元外匯收入,僅次於台塑、南亞外銷收入,年外匯佔台灣1/3。當年每株蕉年收成台幣近200元,6株香蕉樹相當於現在1套數十萬元「亞曼尼」(ARMANI )西裝,公務員當時月收入是台幣50元,蕉農比公務員還有行情。

導覽人員說,當年苦力割蕉收成,內衣滴滿「香蕉乳」,晚上收工去酒家飲茶,內衣乳漬越多,酒女專找這種有錢大咖,展場陳列「香蕉乳」內衣。當年苦力所扛、每籠48斤的陳舊竹籠及每股台幣10元、搶手的香蕉股票也都重現。台灣香蕉研究所及蕉農提供北蕉、寶島蕉、蛋蕉等不同種類台蕉,部分供遊客取用。

河邊餐飲集團表示,台灣安麗團下週六(2月6日 )1500名直銷商,搭乘歐洲郵輪「海洋神話」至中國海南島旅遊,與送行親友共7000多名就從香蕉碼頭登船出海,碼頭可望成國際旅運中心。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