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文化

中國頻現UFO 專家預言明後年更甚

【大紀元10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明綜合報道)今年中國四川、新疆、湖南、浙江、重慶等地相繼有市民宣稱目擊空中出現不明飛行物(UFO)。一個月之內,UFO事件在中國境內至少有8起。最新的一起UFO事件於10月11日晚出現在山西太原市。對此,中科院專家王思潮教授大膽預言:明後年(2011、2012年)可能會有重大的UFO事件出現。

太原臨汾上空連現UFO

《山西晚報》報道,10月11日晚8時40分左右,在太原市東北方上空出現一大一小兩個發光體,不停地在空中盤旋。「不停地盤旋,並且很有規律。開始我以為是探照燈一類的光斑,可後來發現下面沒有光束,覺得很奇怪。」太原市民喬先生報料說。不少市民感覺像是不明飛行物(UFO),紛紛撥打熱線報料。

在太原市火車站廣場上空的雲層上,有一個大的乳白色光斑在不停地盤旋,直徑至少在十米左右,初看感覺像是探照燈在雲層上產生的光斑,但下面無明顯光束。發光體始終在不停地盤旋,時上時下時左時右,直到晚上9時10分左右才突然從雲層中消失。而前不久,UFO剛剛驚現山西省平遙古城。

山西省UFO研究會會長劉鳳君和首席顧問楊光亮認為,市民們看到的發光體毫無規律性,其飛行軌跡不規則,像是有人在駕駛或操縱,忽快忽慢,忽隱忽現。

中科院專家:明年將現重大UFO

據《華西都市報》報道,今年4月,英國著名天體物理學家霍金剛剛警告大眾「外星人肯定存在,應避免接觸」,很快,不明飛行物UFO頻繁出現在中國各地。

今年早些時候,四川樂山、烏魯木齊、湖南、浙江、重慶等地相繼有市民宣稱自己目擊空中出現不明飛行物(UFO)。一個月之內,這樣的不明飛行物事件在中國境內至少有8起。



今年6-7月間,中國各地UFO的事件。(網絡圖片)

對此,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王思潮教授大膽預言:明後年(2011、2012年)可能會有重大的UFO事件出現。

UFO挑選特殊年份出現

王思潮教授表示,今年重要的UFO事件只是中等偏多。通過多年的研究,他發現每逢年份的末尾數字是1、2、7,就容易發生重大UFO事件。比如:1971、1981、1991、1972、1982、1992、2002、1977、1987、1997、2007年。因此他估計,明後年(2011年、2012年)還可能會有重大的UFO出現。此外,重大UFO多見於4~10月份,特別以7、8兩個月居多。從發生時間上來看,晚上10時前後比較多。

7種UFO難以用已知的自然現象或人為現象解釋

王思潮教授做了39年的中國大陸UFO事件調查分析研究,他將100多次典型的UFO事件分類為十多種,在這十幾種UFO中有5類是能夠用已知的自然現象或人為現象解釋的,這包括火流星狀、光斑狀、亮星群狀、飛棒狀和飛棍狀UFO;而有七種UFO現在還難以用已知的自然現象或人為現象解釋,這包括螺旋狀、扇狀、光團狀UFO;球狀閃電UFO;球殼狀UFO;懸停的紡錘狀UFO;V形UFO;空中怪車UFO;飛碟狀UFO。其中螺旋狀、扇狀、光團狀UFO和飛碟狀UFO可能是與外星飛行器有關。

根據:兩個神秘異形飛行物

當被問到推斷不明飛行物為外星飛行器的根據是什麼這一問題,王思潮教授回答解釋說:他重點研究了1981年7月24日晚的螺旋狀UFO和1995年7月26日晚的扇狀UFO,它們以遠低於第一宇宙速度(指物體在地面附近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速度,大約為7.9公里/秒)飛行在離地650公里和1460公里的空間,正是大氣十分稀薄的高層大氣圈,觀測表明它們沒有向下噴射物質。在這種情況下,它們很難懸停或以極低速度持續平飛而不隕落。因此,這種飛行器可能有反引力的奇異特性。這種能力是人類現在尚未掌握的,所以它們有可能與外星飛行器有關。

少數 UFO可能是外星飛行器

王思潮教授認為,這些UFO事件中,只有一部分是人類飛行器,比如軍方的導彈、衛星等。其他還有已知的自然現象(例如金星、火流星、飛蛾在攝像機中的奇特視頻等)、已知的其他人為現象(例如發光風箏、數碼相機拍攝時的「鬼影」)和未知的自然現象(例如球狀閃電UFO;懸停的紡錘狀UFO等)。有少數UFO事件可能是外星飛行器的現象。

推測:外星人或早已瞭解人類

英國著名天體物理學家霍金曾經說,如果UFO和外星人相遇,對我們人類意味著災難。

王思潮教授表示,要下這個結論,還為時太早。外星智慧生命的科技可能要比人類發達得多,他們可利用科技解決能源,如核聚變能源,而非想像中的一定要到其他星球掠奪。此外,人類的無線電信號早已傳至100多光年以遠,外星人科技如此發達,想瞭解我們地球有無智慧生物,並不困難。

王思潮教授認為,太空茫茫,宇宙神秘,宇宙中至少還有96%的部分,人類尚不清楚。光是銀河系就可能有25億顆具有先進技術的智慧文明星球,而人類文明不過處於最為初級的階段。外星飛行器造訪地球,並不是沒有可能。

他主張應以開放的心態科學探索未知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