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刺繡

漢服知識 漢服襦裙

襦裙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漢樂府》詩中就有「長裙連理帶,廣袖合歡襦」的描寫。從那以後,一路走來,歷經各個朝代,兩千多年經久不衰,一直延續到明末。儘管長短、寬窄時有變化,但基本的樣式始終都沒變。

「襦裙」的形式,上身為短襦,也稱「腰襦」,長度蓋過腰部,下身為曳地長裙。襦在內,裙在外,腰間用長長的綢帶繫紮。有時還會垂下一根以絲帶編成的宮絛,在中間串上一塊玉珮或玉環壓住裙幅,以免長裙被風吹起有失雅觀。雙臂間通常還搭有一條披帛,也稱「畫帛」。同時根據襦裙的顏色,在頭上搭配一些相應的髮飾。飄逸而不失典雅。

上襦因領形的不同分為交領和直領,交領就是衣襟右掩,即交領右衽。隋唐五代之際,出現了對襟之襦,即直領襦裙。穿時衣襟微開﹐不用扣帶,裡面露出內衣。袖形也有多種形式﹕寬袖、窄袖、琵芭袖等等。襦裙有單、夾、綿之分,冬季所穿的襦裙不僅綴有襯裡,還絮有絲綿,即舒適又保暖。甘肅武威磨嘴子漢墓中出土的服裝就有這種。

漢服女裝在早期和男裝類似,也穿深衣,後來則以襦裙為主。漢服中的「裙」是從上衣下裳的「裳」發展而來,但裙和裳有所不同。裳為兩片:前裳由三幅布帛拼制而成,後裳為四幅。圍於下體,左右兩側都有縫隙。而裙只有一片,穿時由前及後,只有一道縫隙。襦裙的裙通常由五幅、六幅或八幅布帛拼接而成,呈扇形,有些朝代也流行過十幅、十二幅的樣式。

在歷史上很多朝代包括近代、現代都有大量的仕女圖出現,圖中所繪仕女的服飾大多都是襦裙。像「洛神」、「麻姑獻壽」、「天女散花」等等,這些神仙的形像和裝束都是大家所熟悉和喜愛的。這也難怪襦裙在人間如此的受歡迎,原來天上神仙穿的服裝就有這個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