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性新聞

丹麥王儲妃愛心贊助「聖誕郵票」

【大紀元10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樂丹麥哥本哈根報導)丹麥王儲妃瑪麗以贊助人身份,為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的丹麥 「聖誕郵票」(Julemærke)2010年設計揭幕。10月26日,瑪麗王妃在來自「聖誕郵票之家」的六位孩子陪伴下,出席了此項活動。

這是由丹麥「聖誕郵票基金會」(Julemærkefonden)舉辦的慈善活動,至今已有107年歷史。

首創於1904年的「聖誕郵票」又叫做「防癆郵票」或「防癆慈善紀念票」,它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具有面值的郵票,而是人們在聖誕前夕互寄聖誕卡時,貼在信封上的五彩繽紛的小小貼紙。

一百多年前的1903年,有一位郵務員(後為郵務長)艾那•霍爾伯爾(Einar Holbøll),他看到當時有許多社會與經濟上的弱勢者,罹患結核病,卻無力就醫、療養。他想:趁著大家興高采烈慶祝聖誕節,互寄聖誕卡的時候,假使每一張聖誕卡信封,都附貼 一張與郵票大小的貼紙,而每張貼紙酌收一點錢,一定可以累積一筆收入,做為社會地位、經濟地位弱勢者罹患結核病時,醫治、療養的經費。 他的巧思獲得了郵政當局與國王的支持。

第二年,這枚被稱為「聖誕郵票」的小小貼紙,在丹麥創印、發行,受到廣大民眾的認同、義購。所得收入由「聖誕郵票基金會」(當時也稱爲「防癆基金會」)用於建立並支持「聖誕郵票之家」(Julemærkehjem)这种慈善機構,幫助或收容患病兒童。此一創舉也影響了世界許多國家,各國紛紛倣傚採用。

丹麥目前一共有四處「聖誕郵票之家」。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一慈善機構所幫助的兒童,面臨的問題已截然不同。目前不幸兒童的主要問題是心理與社會性的,這些兒童的健康受到巨大傷害。讓這些孩子們到「聖誕郵票之家」住上一段時間,對他們的健康以至今後的成長,意義非常重大。丹麥每年有700多名兒童來到「聖誕郵票之家」,在這裡渡過十週時間,以幫助孩子們擺脫家庭和學校的煩惱和壓力,從精神上,身體上得到良好的治療和恢復。

今年,設計師比徹(Sussi Bech)的新作聖誕精靈郵票已為節日的到來作好了準備。丹麥「聖誕郵票之家」負責人豪克斯本(Marie Høgsbro) 女士說:「我認為,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沒有像丹麥這樣的免費兒童之家,來幫助無助的孩子們,這歸功於購買這些美麗貼紙的善良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