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萬象

溫州炒房團盯上和田玉 身價年漲百倍

【大紀元10月07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普洱、黃金、翡翠、田黃、壽山、古董、字畫……在各種投資品一片漲聲中,「瘋狂的石頭」和田玉也不甘勢弱,有7000年歷史的和田玉在最近短短的10年中價格飆升了千倍多。十一長假正值翡翠玉石商家大規模宣傳推廣的時期,和田玉市場中陸續有大筆資金進入和田玉也不甘勢弱,有7000年歷史的和田玉在最近短短的10年中價格飆升了千倍多。十一長假正值翡翠玉石商家大規模宣傳推廣的時期,和田玉市場中陸續有大筆資金進入。

據廣州日報報導,在3年前,不少「溫州炒房團」就開始瞄準和田玉。這些投資者們既有眼光、而且具有團隊精神,他們只接受上等好料,或者直接到礦廠購買原料,或者自己投資開採原料。這種動輒上千億元的資金囤積了大量貨源。除此以外,江浙、上海的投資者也紛紛介入。由於和田玉的資源的稀少性決定其從長期來看必然是趨向價值不菲的。

一位玉客說,所有和田仔玉都在漲,羊脂白玉漲得更厲害。今年揚州的一次拍賣會上,一塊12公斤的白玉山料就賣了600多萬,平均5萬元/公斤,在80年代山料價格80元/公斤。

幾十家的和田玉店舖,中國聯通烏魯木齊分公司的總經理孫繼成一家家走過,一塊塊玉石仔細地看過。終於,當目光觸及一塊雞蛋大的白玉仔料的時候,眼睛突然亮了起來,立刻詢了詢價。老闆眼皮都沒抬,憋出來一句,這塊仔料叫價20萬,不過就算你真拿20萬來,我也還是不賣。這是孫繼成在這個月裡第二次見識這種場面了,偶爾玩玉的他,發現自己日益看不到好玉,買不到好玉,也買不起好玉了。

所有和田仔玉都在漲,羊脂白玉漲得更厲害,我去看了之後,都不敢買。看上的,只是白玉,還夠不上羊脂白玉的那種,一開價都是十萬八萬的。他說。

60多歲的新疆寶玉石協會秘書長易爽庭學地質出身,80年代中期的時候,他寫了一本書《新疆的寶石與玉石》。書出版以後,有個挖玉的人帶著一塊18公斤重的羊脂白玉來找他,要價180元。易爽庭當時一個月的工資是78元,猶豫之下,沒有買。20年過去,他幫人鑑定過的寶石玉石無數,但是那塊石頭一直讓他唸唸不忘。如果現在類似的仔料,價值保守地說也應該在500萬。易爽庭說。

有7000年歷史的和田玉在最近短短的10年中價格飆升了千倍多,開採、交易、收藏都近瘋狂,在和田玉最主要的交易城市——新疆和田和烏魯木齊瘋狂石頭的故事不斷上演。

現在好的和田玉仔料越來越少,以後漲得會更厲害。」這幾乎成了挖玉人的共識。

「能挖的玉基本挖光了!不要說指甲大的玉石,就是連米粒大的都沒有放過,都給挖出來了。」專業挖玉人穆合貝表示。3年前,他賺到了第一筆大錢,挖到了一塊8公斤的仔料,賣了14萬。如今這樣的好運已經很難再現。

玉石價格飆升,挖玉也陷入進一步的瘋狂。據6年前就從江蘇徐州來和田挖玉的大型機械機主劉老闆介紹,玉龍喀什河同時有兩三千台挖掘機同時轟鳴,到處都是挖掘機挖過的大溝小溝。100萬人同時干,那根本不是在挖玉,簡直是在搶玉,挖得慢了就沒了。穆合貝提說。

「挖得淺的挖地兩三米,挖得深的甚至掘地30米。」易爽庭60年代做地質勘探的時候到過玉龍喀什河,等他2006年再來的時候,只能用八個字形容「滿目瘡痍,慘不忍睹」——到處都是挖掘機挖過的大溝小溝,生態被嚴重破壞。

一位縣國土資源局的幹部回憶起前幾年發放採礦證的情景說:「那時沒有經驗,資源開採權的出讓具有很大的隨意性,沒有規範,完全由著領導的性子來。」

中國雙塔集團西部辦事處主任王劍鋒和幾個朋友到和田旅遊,開始在玉器店裡見到的東西都覺得太貴,幾個人讓當地的朋友帶著去了挖玉的工地看了看,回到玉器店,立刻買了一堆玉石。「只有見過那種采玉方法,才明白甚麼叫掠奪性開採,不可再生資源短期內大規模采,以後仔料價格肯定會更貴。」王劍鋒解釋自己為何買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