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中國菜大賽落幕 台灣廚師歸國談感受

第三屆新唐人全球華人廚技大賽在紐約落幕,台灣共得到一銀三銅五優秀獎的好成績。6日上午,餐賽選手搭機返台分享這次獲獎的喜悅。(攝影:宋碧龍 / 大紀元)

【大紀元10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涔溪台灣台北報導)新唐人第三屆全世界中國菜廚技大賽在紐約落幕,台灣參賽選手搭機返台分享獲獎的喜悅。這次,台灣共有一銀三銅五優秀獎成績,大家說起在有「世界十字路口」美稱的紐約時代廣場上,參與決賽的感受,都難掩心中的激動,川菜銅獎得主、嘉義市真北平餐廳總經理吳崇榮說:「哇,真是歷史性的一刻!」

魯菜銀獎:獲獎霎那 「內心很激動!」



魯菜銀獎、高雄「四海一家」餐廳廚師王宏益(攝影:宋碧龍 / 大紀元)

這是台灣的廚師們第一次在曼哈頓中心紐約時代廣場上,為東西方人士展現中國菜的傳統技藝,在仿大唐盛世長安街景的比賽現場,高雄「四海一家」餐廳廚師王宏益放空心思、專注製作比賽菜餚「鍋塌豆腐」,上一回因為得失心太重、選材方面有些缺失,在「文思豆腐」中使用老豆腐,切不出該有的口感,比賽結果得到優秀獎,這一次,他提醒自己把得失心放淡,果然得到了魯菜系銀獎。談吐靦腆的王宏益說起在勁敵環伺中得到銀獎:「內心也是很激動!」

王宏益覺得這次的收穫比上一次更多,一方面是今年參賽的廚師更優秀,一方面是比賽的場面更盛大,廚師們在每道菜的內涵、食材選購、刀工、火候、下鍋成菜各環節中,彼此切磋、學習,「讓我慢慢地感覺到,做廚師那麼久,對中國菜的理解還不夠。」

川菜銅獎:展現傳統 「歷史性的一刻!」



川菜銅獎、嘉義市真北平餐廳總經理吳崇榮(攝影:宋碧龍 / 大紀元)

而川菜銅獎得主吳崇榮,他所服務的真北平餐廳是嘉義市頗負名氣北方菜料理餐廳,原本只是一個不起眼的路邊攤,一度因經營不善面臨倒閉,在吳崇榮的掌廚下業績突飛猛進,甚至帶動週邊的商家和當地觀光。鑽研魯菜超過30年的吳崇榮,為了讓自己在廚技上更上層樓、激勵自己的上進心,這一次參加新唐人廚技大賽,他刻意報名川菜系。

這是吳崇榮第一次參加比賽,「國內辦的美食大賽就是注重雕刻和廚藝,只講究外觀,而不講究口感,中國講究『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形、味都很重要,但是國內往往都強調『創意』,把做菜的宗旨忘記了,把最傳統飲食文化遺棄掉了。」

新唐人用心發揚中國菜傳統的飲食文化,吸引吳崇榮前來參賽。頭一次遠赴紐約參加比賽,家人緊張地守候在網路前,觀賞新唐人電視台的實況轉播,在大女兒吳燕亭眼中,不論父親成績如何,參賽本身就是對於父親30年來用心鑽研中國菜最好的肯定。

在激烈的競賽中獲得銅獎,吳崇榮對自己的表現並不滿意,「一個好的廚師,不應該受環境影響,只要有食材和工具都可以把菜做得好。」雖然對於自己受到環境天氣的影響而感到懊惱,但是,能夠在世界金融重鎮紐約時代廣場上,將中國菜博大精神的一面展現出來,令吳崇榮畢生難忘。「哇,真是歷史性的一刻!」吳崇榮說。

魯菜銅獎:再接再厲 追尋廚技完美演譯



魯菜銅獎、中國餐飲學會技術總監沈佑諭(攝影:宋碧龍 / 大紀元)

另一位獲得魯菜銅獎、中國餐飲學會技術總監沈佑諭,從小受父親、中國餐飲學會董事長沈松茂的耳濡目染,近幾年,也跟隨父親的腳步,追尋中國菜的傳統技法,在職業證照開班教學過程中,更重視廚德的傳遞與發揚。

在比賽過程中,由於食材取得、飯店提供資源不足等問題,首戰得到銅獎,沈佑諭認為自己的表現差強人意,但是,對於當初報名參賽的初衷–與製作傳統中國菜的同好交流切磋,卻覺得很滿意。

「選手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比較花俏,都是已經改良式的手法,有一部分保持傳統的工法,這部分我學到很多!尤其是傳統工法的部分。」沈佑諭提到和大賽主委進行意見交流時,評委提到「傳統中國菜就是給你什麼食材,就做什麼,跟我當初抱持參賽的態度是一樣的,所以,我這次到美國去,我什麼醬汁都沒帶,完全就是現場給我什麼材料,我就用什麼材料來做。」

「也許在廚技的演譯上不是那麼地道,所以才取得銅牌。」沈佑諭期許自己下一回,將菜演譯和表現地更細緻,「下次還要再來。」

優秀獎:喚起老一輩的味覺記憶



優秀獎三名得主(由左至右)許樺仁、呂秋玉、厲正揚(攝影:宋碧龍 / 大紀元)

這次台灣共18位參賽者,獲得一銀三銅五優秀獎的好成績,除了上述三位獲獎者之外,銅獎還有魯菜系戴德和,五名優秀獎分別是:東北菜陳立真、魯菜呂秋玉、川菜厲正揚、粵菜劉邦傳、淮揚菜許樺仁。

年僅18歲的厲正揚,認為這次獲獎的關鍵在於找回比較傳統的技法,「例如乾煸牛肉絲,台灣的師傅考慮到時間,作法上會改變,我是用比較傳統作法下去做,用小火下去煸,這是四川獨有的技法,把肉煸到乾香,吃起來就有肉本身的香味。」

至於這次參賽最大的收穫?厲正揚認為是在跟主評審的交流過程中,「他有跟我們聊到中國菜的意義,他說,現在年輕人就是只想著怎麼樣讓菜色有變化,但是最根本、比較傳統的東西都忘記了。」

23歲的許樺仁,則是第三次參賽,前兩次沒有入圍,這一次入圍到紐約參加決賽,收穫最大的是從不同的廚師身上,學習到傳統的技法,「例如有一位獲得銅獎淮揚菜許健峰,他跟我說很多淮揚菜的作法,他舉例紅燒獅子頭,就是要入口馬上化掉,在上海一定要四斤肥肉和六斤的瘦肉。」聽到傳統的烹調技法,令許樺仁非常觸動,「原來我們認知不夠多!」

苗栗大成高中餐飲科老師呂秋玉,是美食的愛好者,曾經遊歷十多個國家品嚐當地的美食。為了參加新唐人大賽,深入了解魯菜系的作法和內涵,她的親戚有老山東人,來自山東的大家族,品嚐過比較傳統的魯菜,對於秋玉因參加新唐人大賽,潛心研究魯菜,感到非常開心,在秋玉準備讓他們試吃的過程中,也喚起了他們味覺的記憶。

呂秋玉說:「新唐人舉辦中國菜大賽,對年輕人而言是傳承,對老一輩的人是喚起他們味覺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