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人禍

【新紀元】中國血荒探祕

【大紀元2010年11月20日訊】近一個月來,十三億人口的中國,數十個城市都在鬧血荒。面對各地日漸嚴峻的血荒現狀,官方稱血荒主要是由於用血量增加太快,無償獻血沒有跟上。

問卷調查顯示,中國民眾不願獻血主要原因是:擔心傳染疾病;中國血液制度問題──無償獻血,卻有償用血;擔心獻血影響身體健康;為何醫生和政府公務員不帶頭獻血?獻血者日後用血時得不到政府承諾的實惠。

捲起袖子獻血,為的是救人一命,也是健康人對社會的主動回饋,本不涉及錢財與權力。然而在現今中國,由於權貴操弄、醫商勾結,採集血液的血站卻成為壟斷血資源、從中搾取暴利的權勢機構。鼓吹民眾賣血,成為貧困農村的政策。中國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但凡餓不死,誰又願意拿身上的血換飯?

獻血與輸血這一攸關人命的義舉,在此惡質的大環境下已完全質變。中國血荒問題,如何能解?

鬧血荒 事出有因

文 ◎ 陳怡蓮、王淨文



大陸公務員、醫務人員參與無償獻血的比例過低,採血管道過於單一,是血荒爆發的原因之一。(AFP)

因為血庫缺血而延誤手術的「血荒」現象,在全中國到處發生。民眾不願獻血的主因是擔心感染疾病,民眾無償獻血,政府卻高價賣血,醫院用血量中有一半是不必要的。對政府的信任度低,這是問題的關鍵。

11歲的小徐正躺在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病床上。兩個月前發現他患有心臟病,需要盡快做手術,可由於血液緊張,在焦急等待了四、五十天後,孩子才接受了治療。如今因為血庫缺血而延誤手術的「血荒」現象,在全中國到處發生。

在人口六百萬的昆明,血液儲備量應該在40萬毫升以上,而目前昆明中心血庫存量只有兩萬毫升,不到正常儲備的5%;在武漢,7月以來血液中心A型、O型血液庫存頻頻告急,僅夠維持兩天;在南京,「血荒」已經持續了十個月,嚴重時什麼血型都缺;在北京,10月底本是獻血(捐血)的旺季,可血荒缺口依然達 4,000袋,僅能滿足急救醫療的需要,一般外科手術能延期的都延期了。

近一個月來,十三億人口的中國,東起青島,西至昆明,北起北京,南下廣州,數十個城市都在鬧血荒。有的城市因為血液庫存不能保障三天的救治用量而啟動了二級預警,很多醫院因缺血而推遲的手術至少五成,有的甚至達到九成。

「血荒」在中國並不是第一次,但如此大規模、如此嚴重,卻是自1998年通過《獻血法》以來的第一次。家住甘肅蘭州的秦媽媽,想起女兒經歷的事,至今還淚流滿面。2007年3月29日,眼看就要抱孫子的秦媽媽,高高興興地把二十八歲的健康女兒秦穎送進蘭州市西鐵路醫院婦產科,不久剖腹產下一男嬰,全家人還沒來得及慶祝,醫生就通知產婦需要立即輸血。

讓家人慶幸的是,秦穎幾年前就曾多次獻血,還有獻血證。不過醫院血庫裡沒有血液了,於是醫院工作人員乘坐出租車到蘭州市血液中心去取。誰知來回路上堵車,等取回血液時,年輕的媽媽已經撒手人寰了。醫院否認血庫準備工作不充分、沒有派救護車取血是失誤,至今秦媽媽想不通的是,女兒多次獻血救人,到頭來自己卻因為得不到輸血而死亡。

用血量增加10%

面對大陸媒體揭示出的各地日漸嚴峻的血荒現狀,官方回應說,血荒主要是由於用血量增加太快,無償獻血沒有跟上:「近幾年我國臨床用血量需求以10~15%的速度快速增長,但採血量只增加了2~3%。與此相比,當前我國人口獻血量僅為0.84%,遠遠低於世界高收入國家的4.54%和中等收入國家的 1.01%。」

據大陸媒體報導,南京往常一般每天1,300袋的血液消耗量,目前竟達到了2,000袋以上。南京市血液中心2006年採血總量17.5噸,2008年達 22噸,2009年23噸。2010年1月到9月份,市中心採集全血1,661萬毫升,比去年同期增長3%,但遠遠趕不上需求的增長。二十年前昆明市每年用血7至8噸,現在要50多噸,目前昆明市臨床用血量每年遞增10%,採血能力雖也有增加,但跟不上需要。在北京,2009年全市消耗了100噸庫血,以前北京市只有六輛採血車,如今每天有二十五輛採血車在繁華地段採血,但採來的血還是不夠用。

民眾不願獻血的五大緣由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獻血人數占全國人口總數的4%,即能滿足全國臨床用血的需要。但是據相關統計,中國獻血人數不到總人口的1%。據《京都報》報導,北京最近幾個月的獻血人數,與往年同期相比下降了幾乎40%。

中國衛生部醫政司司長王羽說:「2009年,我國共有1,100萬人參與了無償獻血,獻血量達3,600噸,增長迅速。」但他表示,儘管獻血量和獻血者人數都有很大突破,但分佈不均勻、獻血者對無償獻血安全性的不信任、以及臨床用血不合理化等,也在制約著血液管理工作的發展,這些都可能成為「血荒」的誘因。

大陸媒體問卷調查顯示,市民不願獻血的原因主要有五點:

一、擔心傳染疾病。

二、認為中國血液制度存在問題──為什麼無償獻血,卻要有償用血呢?免費捐獻的一袋血,在醫院用到病人身上就變成了至少200多元,這個暴利差價被誰賺去了?

三、擔心獻血影響身體健康。

四、為什麼醫生和政府公務員不帶頭獻血呢?

五、獻血者以後用血時,政府承諾的種種實惠都很難實現。

擔心感染 信任度低

據官方調查,民眾不願獻血的原因,排在第一位的是擔心感染疾病,占46.4%。前些年河南、河北、安徽、山西、陜西等農村大搞血漿經濟,號召農民賣血,由於是手工採集單血,血站的人圖省事,經常將血型相同的血液混在一起離心分離,導致血液交叉汙染,被汙染的血液又分別輸入人體,於是出現了上百萬人感染愛滋病的嚴重事件。儘管目前大陸都採用自動機器採集血液,汙染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但由於大陸偽劣產品太多,人們擔心抽血的器具還是可能導致感染。對政府的信任度低,這是問題的關鍵。

據大陸媒體報導,四十六歲的山西省翼城縣農民李建軍,賣血四次後患敗血症身亡。李建軍在死前一個月內曾在曲沃康寶單採血漿有限公司連續賣了三次血漿,換回 145元和三份「獎品」。死前他的血紅細胞幾乎全部消失,白細胞高得異常。山西醫學專家稱,出現此類症狀,很可能是被病毒感染。

雲南大學研究生王萍四年前在湖南獻過一次血,她說當時是為了嘗試,到雲南之後她說:「也想過獻血,但是有些人說獻血感染疾病,就害怕了。」據透露,一些學校是通過年終評審加分等措施,鼓勵學生獻血。

無償獻血 高價用血

民眾最病垢的是為什麼大家無償獻血,而用血時費用那麼高呢?有的甚至高達上千元一袋血。面對民眾對血站的強烈不滿,衛生部部長陳竺被迫站出來「闢謠」說:衛生部下屬的血站「不存在利用無償獻血盈利」的問題。他說:一袋血收費200多元,是血液的採集、製備、檢測、儲存和運輸等費用。

南京市血液中心主任進一步解釋說:每一份血液要經過三次乙肝表面抗原、兩次丙肝抗體、兩次愛滋病病毒抗體、兩次梅毒抗體、三次轉氨酶、六次血型和一次血紅蛋白等十九項基本檢測。比如兩次愛滋病抗體檢測需要八十元,兩次丙肝抗體需要四十元,兩次梅毒抗體檢測也需要四十元,這些都是國家物價部門統一確定的各類檢測費用,血液中心不存在牟利。

不過很多民眾還是不相信這種解釋。如今有這麼嚴格的檢查,怎麼還會出現那麼多因輸血傳染疾病的惡性事件發生呢?最近鬧血荒,經常是當天採完血,當天醫院就用在病人身上了,根本沒有時間進行這些需要很多天才能完成的檢查。假如血站沒有謀取暴利,為什麼不公開血液的整個生產與消費流程的全部成本呢?編出那麼多理由來,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北京紅十字會血液中心的李女士對《新紀元》表示:「採來的血液要做各種檢驗,複檢的結果一般是三天,醫院就可以來取用了。都是很常規的檢驗,沒有別的。對獻血者,我們只是做血液方面的檢查。初檢轉氨酶、血比重、乙肝。」這位第一線員工的話,無疑讓衛生官員的「專業說辭」露了餡。

按照國家制定的血價標準,200毫升的全血價格為230元,這是各個醫院從市中心血站提血的價格,但很多血站還雙重收取30元的儲藏費,市民用全血的價格就變為260元了。對於獻血者的優惠,廣州中山附屬醫院的工作人員告訴《新紀元》:「如果有獻血證,可以按照證上的統一價格用血。如果沒有,就要用高價血了。」

在河南某醫院,「一個治療量的血小板是1,400元,一個紅細胞是446元。這是我兒子每週治療白血病輸入的用量。」這位十七歲高二學生的母親悲憤地說:「河南安陽中心血庫,公民無償獻血,你們為什麼將血液定價如此之高?作為特殊的群體白血病患者,你們難道就眼看著讓他們因無錢輸血而死去嗎?!」

法律混淆:被強制的「無償獻血」

中國獻血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即有償獻血、義務獻血和無償獻血。義務獻血者多是為了完成單位下達的獻血任務,被動地獻血,此項制度已於1998年10月1 日廢止。世界衛生組織對無償獻血的定義是:出於自願提供自身的血液、血漿或其它血液成分而不取任何報酬的人被稱為自願無償獻血者。

既然是自願行為,那就不應該強迫。不過現在在大陸執行的,卻是把「無償獻血」混同於「義務獻血」,許多地方將獻血規定為公民的法律義務。如《北京市公民義務獻血條例》第2條規定:「本市實行公民義務獻血制度。凡居住在本市行政區域內適齡、健康的公民,均應按本條例規定參加義務獻血。」

一位從小在醫院長大的知情人士表示:他對「組織」學生獻血一直都是反對的,大專院校裡許多學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營養不良,尤其是貧困生,越有錢的學生常常越是「害怕」獻血。學習本就是重腦力勞動,他說:「更希望公務員能經常『組織獻血』,但他們卻比學生、士兵們不知少獻了多少人次。」

「神啊!救救我吧!」這是一個並不太相信神的年輕人對老天發出的呼喊。他說:「這是件讓我感到萬分頭疼的事,為了生計,我經常換工作。最多時我曾在三個月里換了三份工作,但是每到一個單位,都被強迫『義務』獻血,現在這爛事又來了!」

醫生、公務員的反面帶頭作用

既然城市條例規定獻血是義務,那就應該人人平等,義務均攤。不過現實生活中,大學生和農民工成了大陸獻血的主體。針對血荒,有專家指出,大陸公務員、醫務人員參與無償獻血的比例過低,採血管道過於單一,是血荒爆發的原因之一。

海南省開展無償獻血十七年以來,一直是「窮人」唱主角。在2008年度獻血者中,各種打工者占55.1%,大學生占28.6%。省血液中心陳副主任說,大學生比例近年來逐年增加,公務員幹部比例相對較少,而企業老闆幾乎沒有。「此外,學歷越高的知識分子獻血比例越低,倒是一些下崗工三天兩頭打電話表示要獻血。」



海南省開展無償獻血十七年以來,一直是「窮人」唱主角。圖為海口市一次監獄獻血活動。(Getty Images)



以昆明為例,大學生、農民工無償獻血比例超過90%,公務員參與無償獻血的比率僅佔0.28%,醫務人員的比率則僅0.29%。所以昆明市血液管理部門在解釋今年血荒的原因時,把其歸咎為舊城改造和高校從城區遷至郊區,使這些獻血主力軍遠離了市區的採血點。

很多民眾反映,政府口口聲聲說獻血有益健康,為什麼醫生不獻血呢?為什麼官員不響應國家號召呢?這不是自相矛盾嗎?有網友質問說:我們的權貴者和精英們,在國家和社會有利益分配時,就把工農兵學這些普通老百姓忘得一乾二淨,而要向國家、向社會出力作貢獻時,就記起了普通老百姓,這合理嗎?



中國的捐血主體是民工與大學生。(AFP)



獻血優惠措施難以兌現

《獻血法》規定,無償獻血者需要用血時,免交費用;其配偶和直系親屬需要用血時,可以按當地的規定免交或減少費用。不過現實中獻血者必須在醫院先繳納各種費用,然後再憑身份證、戶口簿、獻血證和有關家屬關係證明,到血站辦理免費和減免手續。整個過程非常繁瑣,讓不少人止步。

一位對獻血充滿了熱情,七次無償獻血的年輕人表示,他在一次打籃球時手腕骨折了,當他拿出獻血時血站為他買的一份意外傷害保險去保險公司辦理賠的時候,費盡了周折,除了徒增憤懣外,別無所獲。從那以後,他再也不獻血了。劉女士幾年前在外地獻的血,根據現行政策,她必須憑相關憑證到原獻血地才能報銷,一次車禍後右手還打著石膏的她這樣來回跑了好幾次,也沒拿到應有的獻血退款。

獻血研究專家余成普分析,就普通群眾而言,一味地強調「人心」、「覺悟」、「奉獻精神」,將獻血人群單一的原因歸咎於缺乏「道義」,顯然是錯誤的。他說:「無償獻血的鼓勵措施不能落實到位,已經獻過血的人肯定會寒心。」

政府誤導:獻血等於健康

採血站動員民眾獻血時,最常見的一個宣傳口號是:「成功獻血代表著健康的標誌!」意思是獻血前的體檢能為你判斷身體健康的好壞,如果不健康的身體是不會讓你獻血的。所以很多人形成了一種觀念,獻血既救了人,又體檢了身體,還是免費的,還不用去醫院排隊,這真是一舉兩得的事。不過血站沒有說的是,他們只做最常規的血和乙肝檢查。那些獻完血的人,通常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很自信,以為可以高枕無憂了。直到身體出現了病症,才悔之晚矣,這才知道,這一切都是政府的誤導。

今年二十四歲的張偉家住河北承德縣三家鄉蘆虎溝村,在無償獻血了二十五次,累計量達34,000毫升後,突然宣佈:「再也不能無償獻血了!」原來他被查出了糖尿病。按照有關規定,糖尿病是不能參加獻血的,於是他將自己的情況反映給了河北省衛生廳,但迄今沒得到任何答覆。張偉認為,現在全國許多地方鬧「血荒」,政府的責任不容推卸。

不需要輸血的也輸了 適得其反

大陸官方在解釋血荒原因時,只談到用血量大增,而沒有談到醫院在用血過程中是否存在浪費。據一位衛生部官員表示,目前的全國臨床用血中,50%以上是不必要的輸血。目前國外進行的無血手術,就是盡量減少輸血。

根據南方某輸血協會在2004年及2006年對該市屬二、三級醫院及縣級醫院輸血科(血站)臨床用血調查來看,該市有20~30%的輸血病人輸血量過多,還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是不必要輸血的。成都某醫院的醫生說:「我剛做完成都三十多家醫院血液使用情況的調查,發現一個血色素160的患者,醫生照樣給他輸了 200毫升的血,這其實是一種浪費。」

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學醫師分會會長黃宇光表示,國外輸血標準是術中血色素降低到6克才啟動輸血的預案,而我們國內定的是7克。而在實際情況中,經常血色素在 7以上還給輸血。人情血、保險血、營養血隨之出現。不過科研證明,輸血保健康的說法,並不存在科學依據。人體血液是由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血漿等成分組成,每一種成分都有其特殊的功能。臨床輸血病人,由於疾病種類不同,輸血目的也不完全相同,若輸入太多的血液,不但增加人體對異體血液的排斥反應,而且加重心臟負擔,對人體不利。

據統計,80%以上的病人只需輸注一種或兩種血液成分。例如流血不止、血小板減少的病人,只需要輸注血小板,而不需要輸注其它成分。如輸注全血,不僅會造成浪費,有時還會造成副作用。目前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成分輸血占全部用血的95%以上,並以成分輸血開展程度作為衡量一個國家、地區醫療技術水準高低的重要標誌之一。

目前大陸血站接受的獻血有全血和單血兩種。全血指全部血液,單血指採集成分血,俗稱采血漿。單采是用機器把採出來的全血進行分離後,再馬上回輸給獻血者。一般採集成分血對獻血者的身體狀況要求更高,採集時間長達一小時以上,而採集後獻血者不會像採全血那麼感覺疲勞。

大陸自體輸血比例低

在很多國家「自體輸血」(自身輸血)已廣泛使用。自體輸血指病人需要輸血時,輸入病人自己預先儲存的血液或失血回收的血液。如今德國術前存血率達89%;澳大利亞擇期手術患者約60%自己存血再手術;日本術前存血800至1,200毫升的病例占80~90%。

血液在保持中,為了防止凝固、保證細胞新陳代謝所需的營養、延長在體外的壽命、保證輸給病人後能發揮相應的功能,一般會添加相應制劑。由於各種血細胞的特點不同,保存方法和保存期限也有所不同。一般全血和紅細胞在4±2℃內可保存35天;血小板保存於特製的袋內,在22±2℃內並不斷振蕩,可保存5天;新鮮冰凍血漿在-20℃以下可保存一年。

如今中國也開始進行自身輸血,不過手術時失血的回收技術條件要求高,其成本往往比異體輸血高出很多。衛生部要求二、三級醫院自體輸血必須達輸血量的 15%,但很多地方並沒有做到。在其它國家,自體輸血已佔輸血總量的20~40%以上,美國佔了80%以上。自身輸血除了可以穩定血源外,還因不需檢測血型與交叉配合試驗,可防止傳染疾病。

國外的無償獻血很普及

如今世界各國,不但西方發達國家早已實現無償獻血,連經濟欠發達的阿爾及利亞、坦桑尼亞、尼日爾、尼泊爾、緬甸等國,也實行了無償獻血制。人們獻血後吃幾塊餅乾,喝杯飲料,就各自去幹自己的工作,從不領取任何報酬。人們把獻血看作是健康人對社會應盡的義務,是很普通的事。

以日本為例。日本政府規定各級行政人員適齡者,每年必須獻血一次,明仁天皇每年6月5日都和后妃帶領宮中人員參加獻血。每年1月15日的成人節上,年滿二十歲的男女青年身著盛裝,在舉行完成年儀式後,紛紛來到獻血車前參加無償獻血,這已成為日本推動獻血的一個傳統形式。在約旦,政府規定用血者須在康復後獻血,或由親屬代之。

香港紅十字會自1952年起推動無償自願獻血,一直是香港唯一提供血液予全港醫院病人使用的機構。過去五十多年裡,全港已有超過100萬名市民獻出超過 400萬袋寶貴血液,基本滿足了香港的免費用血,且庫存量足夠一個星期用的。1974年台灣無償獻血率為5%,1994年有130萬人次無償獻血,占台灣總人口的5.9%。在美國,每年大約有6%的人獻血。

與國際社會相比,中國《獻血法》的規定都低於(或寬鬆於)國際上的發達國家甚至亞洲地區。如獻血年齡:中國規定18至55週歲(男、女);香港只規定了 16歲的年齡下限;日本是18至69歲;韓國16至65歲;台灣17至65歲。一次獻血量:中國為200至400毫升;韓國320至400毫升;香港 300至430毫升;台灣250至500毫升;尼泊爾250至500毫升。兩次獻血間隔時間:中國規定不低於6個月,而日本、韓國、香港特區、台灣地區都為3個月。◇

=============================================================

大陸血站黑幕

文 ◎ 陳怡蓮



採血車背後牽涉血站、醫院、血液製品廠商等龐雜利益輸送,民眾獻出的血有多少被真正用於救人?(Getty Images)



寧波市中心血站血源科原副科長朱瑞春瘋狂搾取賣血者的醜行,被人形象的稱為吸血鬼。湖南某血站規定抽200毫升的血,血站私底抽取250毫升,50毫升作地下交易……大陸血站是唯一採集血液的單位,壟斷必然帶來暴利黑幕。

珠江三角洲某市政府的一位副科長,費盡周折調到遠離市區的一個默默無聞的中心血站,當上了一名普通血站員工。當老同學們都驚嘆於他的選擇時,他道出了其中祕密。原來當副科長每年工資不到2萬元,而在血站他一年的收入將近25萬元,三年後車子、房子、票子都有了。他說:「這還只是現金部分,其它福利包括每月有一次省內短線遊、每年有四次國內國際長線遊,吃飯唱歌更不在話下了。」

2010年6月4日,寧波市中心血站血源科原副科長朱瑞春,瘋狂搾取賣血者的醜行公開後,輿論譁然,被人形象的稱為吸血鬼。朱瑞春在任三年間,共索要獻血「人頭費」17萬餘元,相當於吸乾了70個人的鮮血。

由於大陸血站是唯一採集血液的單位,壟斷必然帶來暴利黑幕。湖南某血站一位女士透露:規定抽200毫升的血,血站私底下會抽取250毫升,拿那50毫升作地下交易,單單這一項,血站每年每人就能分到好幾萬元。採血站的人有時也會鼓動義務獻血者一次獻400毫升。



大陸血站是唯一採集血液的單位,壟斷必然帶來暴利黑幕。(Getty Images)



前幾天熱心的南京市民唐先生聽說血庫告急,便來到採血車旁挽起胳膊想獻200毫升的血,但採血工作人員以至少要獻血300毫升為由,拒絕為他採血。「現在南京血庫告急了,為什麼還要給獻血者設這樣一個採血『門檻』呢?」他很不理解。

一位網友說得有趣:「~~偶(我)去獻了兩次,每一次偶都告訴他們說我就獻200毫升,可丫(她)一看我Rh陰性的血(一種稀有血型),死活抽了我400 毫升。我想反正是為社會做貢獻就算了,可他們的態度實在讓人不敢恭維,敢情偶這血都貢獻給他們了,以後我就是打死也不獻了,太黑了……」

血站的浪費 用人血澆花

《獻血法》實施以後,很多血站在抽血前已沒有體檢這一關了。如果抽來的血,在檢驗中不合格,就直接倒掉。由於愛滋病、瘋牛病等各種傳染性疾病,病毒進入人體都有潛伏期,這個時間裡病毒在血液裡存在,卻因為濃度很低,無法被試劑檢測出來,如果投入使用,將感染無數人。為此科學家提出「窗口期安全獻血體系」,如在德國拜耳公司,他們對每個獻血者建立檔案,每人獻血後把這次的血液保存起來,必須等三個月之後獻血者再次體檢合格,上次保留的血液才能夠投入生產,沒有體檢的和體檢不合格的血液一律銷毀。

不過中國倒掉血液的原因卻大不相同。2009年有知情者透露,成都某血站因採血中心使用了不合格的血袋,不得不將幾十萬毫升鮮血,趁夜色倒入下水道。全國各媒體都報導了此事。還有一血站職工在網上炫耀,自己如何用人的血液澆花。還有一些血站把血偷偷賣到藥廠作血產品原料,而不是優先供應醫院。

知情人透露,大陸手術室經常因為血液在血儲備過程中被污染而出現意外死亡事件,「好幾次病人自己走進手術室,但手術後卻被直接推進了停屍房。最可怕的是革蘭氏陰性桿菌的問題。」由於輸入的血液是從靜脈直接進入心臟,一旦使用了被污染的血液,能搶救過來的可能性很小。

血站職工都不願獻血了

一位在血站工作多年的人員,前後十多次參加獻血。他說:「雖然我身為血站的工作人員,可現在我也不獻血了。我不想讓我的鮮血成為某些領導攀關係的人情禮物,更不想讓它成為某些領導索賄受賄的工具,因為我的血是乾淨的、是用來救人的。」

讓他憤慨的是,某一領導的兒媳因為要生孩子了,通過關係在醫院血庫備了10單位的O型紅細胞。不久一位病人因撞車入院,大量失血,也需要O型血。不過無論他怎樣勸說先救車禍受傷者,但醫院就是不讓動用這些備用血。這位職工氣憤地說:「難道無償獻血者獻的血,是專門為你領導的兒媳獻的?」

由於成分血利潤大,血站會用經濟手段「激勵」醫生給病人使用成分血。「血庫的『水很深』」醫療系統的人常這樣說。醫院從來不敢得罪血站,他們要求什麼,醫院就怎麼做,否則下次需要緊缺血型時,血站就會故意刁難醫院。

賣血者的祕密

儘管《獻血法》杜絕有償獻血,但大陸賣血現象不但一直存在,而且非常猖獗。血頭、血霸的存在已經是公開的祕密了。比如在廣東順德市就有兩名「血頭」輪流控制著幾百名賣血者。當地血站從不直接接收賣血者,他們通常只與「血頭」聯繫。血站將當天的抽血計畫「下達」給「血頭」,再由「血頭」內部分配名額。所以賣血者要想撇開「血頭」,自己直接到血站賣血幾乎是不可能的,這是「血頭」能牢牢控制賣血者的根本原因所在。

能夠從「血頭」手裡爭取到一個名額,第二天就能賣出400毫升血。因為聚集在一處的賣血者太多,好幾天才能輪上一次。因此,幾乎每個賣血者的手中都掌握著相鄰幾個市縣的「血頭」姓名和聯絡電話,幾個血站之間來回跑。陳某說:「廣東的大部分血站我都去過,惠州、韶關、中山、連福建的一些血站也去過,情況都差不多。」如果有人問:「這樣頻繁地抽血,身體受得了嗎?」他們會輕描淡寫地說:「400毫升算什麼?吃點藥很快就恢復了。」原來,這些賣血者取之不盡的血源是靠藥物的作用,他們服用硫酸亞鐵和肝鐵片,一天三次。賣血者認為,這兩種藥具有極強的「造血功能」,能迅速提高血色素(血濃度),使他們的血液濃度不會因為經常抽血而降低。至於體檢,賣血者也有一套應變的辦法。他們經常服用一種藥物,據說能降低轉氨酶(患肝炎的特徵之一),以混過肝功能檢查這一關。

賣血者一般是半個月休息、半個月賣血,每月至少可賣五次,每次扣除「血頭」的提成,剩下200元,1個月就是1,000元,再除去伙食費、住宿費,自己可得到500元左右。每次抽血量在400至450毫升之間。順德市血庫去年的採血量為600萬毫升。而全省去年臨床用血約150噸,大部分都是通過民眾賣血取得的。

去年12月2日,北京八名大學生被「血頭」組織參與賣血,賣血的錢最後被「血頭」搶走。在一段時間裡,北京血液中心門口幾乎每天都聚集著十多個「血頭」。在「血頭」搶走大學生賣血錢事件的當天,就有一百多人在「血頭」的組織下,被拉到北京血液中心城西分站,頂替了十多所學校和一些公司的獻血指標進行了獻血。

血液製品廠與病人爭奪血液

目前大陸有33家血液製品公司,不少還出口海外,他們年產3,500噸左右血液製品,跟全國無償獻血量差不多。儘管2006年4月以來,中國出台「關於單採血漿站轉制的工作方案」,將原來由縣級衛生行政部門設置的單採血漿站,轉制為由血液製品生產企業設置,廠家投資比例不少於80%,不過,還是有不少地方的政府血站,為了謀取利益,將本該給醫院的血液,悄悄賣給了廠家。目前中國大城市裡的很多醫院輸血,用的就是成分血。

據媒體報導,儘管國內血液製品市場價格不斷下落,各藥廠的利潤卻不斷攀升。血液製品市場規模接近70億元人民幣。2010年1至6月,華蘭生物實現血製品收入3.43億元,同比增長67%。這與全國鬧血荒的時間很一致。◇

=============================================================

血色一點兒也不浪漫

文 ◎ 韋拓



列寧臨死前承認,在無數受害者的血海中迷失了。現今中國百姓的血,快被共黨吸乾了。(AFP)



賣血呀!古人連頭髮都不肯剃,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但凡餓不死,誰願意拿身上的血換飯?看著農民弟兄綻開燦爛的灰臉,數著那幾張鮮血換來的紅魔紙,心酸哪!再後來血站、醫院成了金庫,美其名曰靠血吃血,狼啊?於是乎,病血、髒血、愛滋血…… 血病橫行,愛滋亂竄。

一個人要是沒飯吃,可以挺7天;沒水喝,3天就完;可如果人沒有了血,不用流乾,流一半怕就難活了。媒體不經常這樣說嗎:某產婦因失血過多,搶救無效死亡。

血對人是這樣重要。活著,需要血液流暢;健康,需要血項正常,生病需要驗血,手術需要輸血,老弱需要補血,生孩子要備著血。由此引出了血的需求,尤其在我們的「特色」中國,這個需求好像很嚇人。為何?據說,10幾億人口的大國,天然血庫啊竟然——血荒了!不搞怪嗎?看看那些怵目驚心的血消息,我的血都快涼了。

「古人認為失血很不好。」

不由得想起當年獻血的小故事。那還是強調「政治覺悟」的年代,我被黨支部選上獻血。一是內定為「發展」對象。二是年輕,不好推脫,儘管我心中還是很怵頭的:聽朋友私下說,獻血後精氣神會虧損。

書記外加醫生把體檢合格、鐵定要獻血的人集中起來訓話,不外乎一,獻血無害,人的血液僅佔體重7%,200毫升才多一點?哪能影響健康?我偷偷掃了一眼,十幾個獻血者裡有倆胖子。嘿,180斤抽200,我100斤也抽200,比例快大一倍了,不公平吧?剛要質疑,書記說了二,革命先烈為了今天拋頭顱、灑熱血都不怕,你們現在又不需要上戰場,抽點血救死扶傷嘛!況且,組織上還要給大家發營養品,再放三天假……這倒是蠻不錯的,需知那時是六天工作制,一禮拜才休息一天,三天可是個長假。書記還有三,對於大家踴躍獻血的表現,黨組織都記下了!現在想起來,只不過是精神脅迫。

到醫院,我舉著消毒好的胳膊排在胖子後邊,聞著碘酒的味兒,心裡有點發毛。斜眼看見胖子粗胳膊裡的紫紅液體剛湧進粗針管,就聽執行護士一聲驚叫,再看胖子,小臉兒慘白,頭冒虛汗,直晃,我趕緊一把扶住。護士立馬拔出針頭,另一位衝出來扶起胖子挪進旁邊的休息室。大家面面相覷,醫生趕緊安撫:暈針暈針,沒事,繼續!小插曲後,輪到我了,腿肚子有點轉筋,我不會暈吧?不倒下只有上了,不然太栽面兒了。胖子倒是歪打正著,獻那點血也就夠十隻蚊子的午餐吧。

天哪!我的血哇哇的出,竟然沒暈!聽人說,吃十顆雞蛋才能長出一滴血,這我得吃多少雞蛋才能補回來呀?那會雞蛋可是憑票供應的。還好,回來就發了三樣東西:五斤雞蛋、兩斤紅糖、二十塊錢,外加一張三平方寸大小的油印獻血證明。五斤雞蛋補五滴血吧;兩斤紅糖吃了三勺,剩下的送了個生小孩的同事,獲得許多聲「謝謝」;又和哥們兒暴吃了三頓,那會一盤宮保雞丁才一塊來錢。二十元相當於現在的老頭票1,000塊吧。只是血獻完了,黨卻說考驗還沒完,現在想想真萬幸。

回來胖子就沒事人似的了,眾血友奚落他見血封喉,胖子急赤白臉的辯解說,他是打小落下的毛病,見血就暈。他爸是中醫,告訴他古人認為失血很不好,人血肯定不能無限生產。他抽血時突然想到他爸的話,加劇了恐懼,一下虛了。當時有女同事捂嘴樂,被我們逼著說感覺,只好說,身上是軟了點,沒那麼嚴重,要都像胖子,我們每個月都得暈幾回,說完又樂。當時沒事,可過了不久,這十幾位中還真有出現發胖、體虛「後遺症」的。

「我在無數受害者的血海中迷失了。」

十多年後調了單位,又趕上一次「任務」,貓兒膩(指不合常理的地方)也與時俱進了:體檢前五分鐘胳肢窩掖個暖水袋;上醫院開個轉氨酶高的假證明;體檢合格獻血當天放書記鴿子、發一短信稱「躥稀起不來」之類。准血友們還互相取經呢,總之就是要合法逃掉這所謂「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對於黨報宣傳本國、日本、台灣獻血幾百次的「怪物」,統統斥之以「傻冒」(指傻瓜)。

我們最可憐、最不理解那些民工,樂呵呵地來「幫」我們單位湊獻血指標,有的都混成熟人了,每叫必來,聽說還有為搶指標打起來的。後來單位就讓他們組織起來,推一個「血頭」,現在更時尚,改叫血霸了,負責安排弟兄們賣血。賣血呀!賣什麼不好!古人連頭髮都不肯剃,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但凡餓不死,誰願意拿身上的血換飯?看著農民弟兄綻開燦爛的灰臉,數著那幾張鮮血換來的紅魔紙,心酸哪!

再後來聽說就更過分了。血站、醫院成了金庫,尤其小地方。血就是錢,血就是房,一年一人搞定幾十萬玩兒似的,還美其名曰靠血吃血,狼啊?於是乎,病血、髒血、愛滋血……化驗?規矩?不許扯淡!認血不認人,有血就是娘!再於是乎,血病橫行,愛滋亂竄。

人的社會到了這一步,就快變成鬥獸場了。您想,一個個眼冒綠光端詳著街上走來走去的人,跟狼看羊似的,不見人皮,只見鮮血,這不讓人心慌嗎?!

列寧臨死前承認:「我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我感到,我在無數受害者的血海中迷失了……這就是我的夢魘。」鼻祖都看見血光之災了,勸黨國領袖們別再拿「拋頭顱,灑熱血」說事了。先烈們拋了、灑了,難道是為子孫後代住不上房、上不起學、看不起病、輸不上血?百姓的血快被貴黨吸乾了,該你們拋拋晃蕩壞水兒的頭顱、灑灑龍蝦鮑魚轉化的血了吧,別總拋別人的頭、灑別人的血,那只不過是耍流氓,一點點也不浪漫。◇

本文轉自199期【新紀元週刊】「封面故事」欄目

http://mag.epochtimes.com/b5/201/index.htm

新紀元雜誌PDF版訂閱(52期1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