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奇聞

北京居不易 「蛋形移動屋」路邊居

過去人們以「蝸居」來形容住所的侷促,今日在北京則有人實踐「蛋居」生活。

來自中國湖南省傣族的海飛(Haifei),成了北京的上班一族,「住哪兒?」在生活物價高漲的京城也成了大問題。過去的兩個月裡,下班後,他一直住在一個「蛋形移動屋」裡,這「蛋屋」就座落在他的辦公室附近的路邊。

海飛花了大約1000美元建造了他的「蛋屋」,利用竹篾編成,床墊放進了屋裡幾乎佔滿了室內的空間,唯一的家具是個矮抽屜櫃。「蛋屋」的表層則覆蓋了一層保溫、防水的材料。蛋屋的牆壁,即帶補釘的袋子裡塞滿了木屑和草種子,當春天來臨時就可以長出草來,屆時,「蛋屋」可能會變成「草屋」。目前整個鋪著補釘袋子的「蛋屋」更像是一床手工拼縫被。「蛋屋」上方有個好像印地安人帳篷的出口,是海飛觀察這個異城北京天空的窗口。



竹編的蛋形移動屋和屋內的床舖。( 法新社 / ImageForum)

日本東京前幾年就開始流行「膠囊」旅館,小小的一方棲身的空間好似膠囊,囊囊相疊,囊上囊下都還有人居,矮矮的空間叫人站也直不起身來,只能坐臥,不過在公共空間裡還有淋浴洗澡的浴室。相較之下,海飛的「蛋屋」就不知道要在哪裡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