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教

偏鄉孩童 5成幸福感低

【大紀元12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麗婷台北8日電)一項2010年台灣兒童城鄉差距調查結果發現,偏鄉孩子的幸福感特別低,有5成偏鄉孩子覺得別人的生活比自己好。另外,不論城鄉都有出現宅童化的趨勢。

由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所進行「2010 年台灣兒童福祉城鄉差距調查」,於今年9月24日到10月8日針對國小4至6年級學生的「家庭背景」、「學習機會」、「生活體驗」、「未來志向」和「健康狀況」等5大面向,隨機抽樣城鄉地區共36所小學,有效問卷計2199份。

兒福聯盟執行長王育敏表示,調查結果發現,偏鄉孩子的幸福感特別低,每2個偏鄉孩子就有1人 (51.6%)覺得別人的生活過得比自己好,比例高於都市孩子,且每3名偏鄉孩子就有1人屬經濟弱勢。

從家庭結構分析,偏鄉孩子的家庭結構屬於新移民、隔代教養或單親家庭比例比都市孩子高,而每5名偏鄉孩子就有1人放學後沒人指導功課,都市孩子只有8.1% 沒人教功課。

王育敏說,這項調查發現,「宅童化」是城鄉地區同樣出現的特殊趨勢;不同的是,偏鄉孩子週末假日最常幫家裡做家事,比例甚至過半,而有60.7%的都市孩子放假時最常上網。值得注意的是,有19.7%的偏鄉孩子無法準時交學校營養午餐費、註冊費、書籍費、參考書等費用。

這項調查由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委託兒福聯盟進行,以了解偏鄉地區兒童教育機會的落差,抽樣在99%信賴水準下,抽樣誤差不超過正負3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