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自然生態保育及林業文化

【大紀元2010年12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蘇泰安台灣嘉義報導)由於林務經營的轉變,過去林務局用在造林、林地護管方面著墨甚深,但為配合時代趨勢,已逐漸轉型成自然生態保育、保存林業歷史資產等重要工作,12月29日星期三下午辦理「自然生態保育及林業文化研習」,歡迎嘉義地區中小學教師踴躍報名參加。

林務局自65年開始推行自然生態保育,設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調查各保護區內動植物資源、執行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移除外來入侵種,至今已設置77個自然保護(留)區及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捍衛台灣生態棲地之完整,保存珍貴稀有動植物基因,輔導社區維護在地資源,發展生態旅遊,使社區與環境能永續發展,身為台灣人不可不知這塊土地的珍貴,林務局多年來努力的點滴,值得中小學學生科展研究。

嘉義市是阿里山森林鐵路的起點,一百年前小火車將阿里山上的檜木載運至嘉義市,雲集各地木材買賣商人,應運周圍產業發展,如林森西路及文化路木材行林立,隨著檜木禁伐,經濟發展轉型,木材業蕭條,但遺留下的北門驛、嘉義製材廠、嘉義車庫園區、日式宿舍群……,在林務局嘉義林管處規劃下,即將成為林業文化、藝文、休閒的專區,嘉義是過去林業的故鄉,阿里山林場更是中外聞名的木材輸出。如今蛻變成藝文、觀光的重鎮,承載過去與未來的光輝。

本次「自然生態保育及林業文化研習」名額50人,額滿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