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北京官家搶地 萬名民工子女失學

【大紀元2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敬一報道)「各位家長:我校這次處在政府儲備地的拆遷騰退範圍內,為配合政府部門的相關工作,我校將遷到朝陽區十八裏店鄉。」這是北京市朝陽區東壩鄉騰龍打工者子弟學校在給農民工家長下發的通知。據悉在政府儲備地的拆遷騰退範圍內,有30所以上的打工者子弟學校面臨拆遷,其中,正處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超過1萬名。孩子的「下一個學期」在哪裏上學?成為打工者心頭的憂患。

拆遷:牽扯多少打工者和他們的孩子

北京市政府公布,2010年6月之前,北京的朝陽、石景山、昌平、大興、豐台及門頭溝等區將完成面積不等的動遷。這次動遷僅朝陽區範圍內的7個鄉就有16萬多名本地人口,估算流動人口約100萬左右。

朝陽區崔各莊鄉面臨拆遷的學校有20多間還有幼稚園,最遲於週日開始拆遷,整個崔各莊鄉面臨拆遷的學校人數多則1000多人,少則200餘人。其中文德學校一共有200多名學生,是人數最少的一所學校。

另外,在石景山區,雍王府一帶將被拆除的有4所小學,學生約1700人﹔大興區有三所小學,學生約2400多人﹔昌平區,有一所小學,學生1500多人﹔在十八裏店鄉,有三所小學,有學生3000多人。

雖然有部份家長們在半年前便得知學校將被拆遷的訊息,有的家長為孩子做了安排,但不少家長仍然未替孩子找到就讀學校,還有的家長不知道學校拆遷的消息,帶著孩子回老家過年。

校方擔憂學生回來後,學校拆了,學生們去哪讀書?幾所打工子弟學校校長都說,他們沒有辦法通知家長,因為打工者一旦回到老家,基本都會立刻停掉北京的手機號,改換當地號碼。

而對於能否就近入學,有家長說,現在是春季開學,學校不招生,給孩子找到新的學校入讀都很難。更不敢奢望就近入學。

北京的城市化建設日趨快速,有些打工者子弟學校從以前的三環位置遷到四環,再從四環遷到五環,每一次動遷,都會波及到不少農民工家庭子女上學的利益。只是這一次涉及的學校數量眾多,達30多所,所以引起了更多人的關注。

校方淒涼 無奈學生流浪街頭

朝陽區崔各莊鄉二十多位打工子弟小學校長、幼稚園園長,為學校拆遷所涉列的一系列事宜,多次到北京市政府信訪局上訪,希望政府能夠妥善安排各學校搬遷,或提供金錢賠償,一直到拆遷逼近仍無任何答復,校長們的心情既焦急又絕望。

有些學生在流浪,有些四處亂跑,看到昔日自己學校的學生現在的境況,校長們淒涼而無奈。他們正盡力找其它地方重新辦學,希望學生仍在區內有書讀,有校長表示,校舍遭拆遷後,若家長仍未能為子女安排學校轉讀,願意為他們找地方臨時託管,避免學生因缺乏家長照顧,在社會中流浪。

學校拆了,孩子上學找誰?

拆遷範圍內的家長、校長們,就拆遷問題去找市政府、區政府、鄉政府,可政府部門之間互相推諉,教委表示學校拆遷與教委無關,「拆遷是政府行為,我們管不到。學生上學問題由家長找鄉、街道,找屬地。」

在拆遷大潮中,為城裏人服務的農民工就這樣被趕得越來越遠……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