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名將

兵學亞聖 話孫臏

孫臏是戰國時齊國人,他一生命運坎坷,曾被同門龐涓(PángJuān)陷害,而遭受臏刑,因此人稱“孫臏”。他因創造許多著名的兵法,故被後人尊稱為“兵學亞聖”。

為龐涓所害

孫臏和魏國人龐涓同在鬼谷子門下學習兵法。龐涓因為自己才能遠不及孫臏,心懷嫉妒。他當上魏國的大將軍後,設計使人召孫臏到魏國,且設下陰謀,砍斷他的雙腳,還用墨塗染刺他的面額,目地使孫臏終身殘廢,永不為人所錄用。即便如此,他還是不放心,將孫殯關押起來,限制他的行動。

後來有一名齊國使者暗中會見孫臏,並偷載他到齊國。齊將軍田忌久慕孫臏賢名,所以將他推薦給齊王。齊王詢問他兵法後,驚嘆於其卓越的才能,從而禮聘他為軍師,配合將軍田忌一起為齊國效力。

賽馬的故事

關於孫臏賽馬的故事,從古到今家喻戶曉。

當時齊國貴族盛行賽馬。田忌多次以重金下註與齊王、王子們賽馬,可是總是輸多贏少。孫臏暗中觀察,發現田忌的馬和齊王、王子的馬相差不大,都有上、中、下馬之分,從而對田忌說:「下次賽馬時,你盡管下大賭註,我保證你贏錢。」賽馬時,孫臏對田忌說:「你以下等馬對齊王的上等馬,以上等馬對他的中等馬,以中等馬對他的下等馬。」比賽結束後,田忌以二勝一負獲勝。孫臏也因此一鳴驚人。

圍魏救趙

有一回,魏惠王派龐涓率十萬大軍圍攻趙國,趙國向齊國求救。齊王派田忌、孫臏率領八萬軍隊救趙。孫臏分析形勢後,認為魏國的軍隊強大,正面交鋒會造成很大的損失,應該乘魏國精銳部隊在外的機會,攻打它的國都大梁,迫使魏軍回來救大梁。如此的話,趙國的危機可以解除,齊國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

此外,為了給敵軍制造齊國部隊弱小的形像,孫臏故意派無能的軍官帶兵進攻魏國軍事重鎮平陵,結果大敗而逃。龐涓以為齊軍不堪一擊,於是加緊對趙國的進攻。與此同時,孫臏率精銳部隊直撲大梁,龐涓得知消息後大吃一驚,立即從前線撤離,長途跋涉回去保衛國都,結果被齊軍打的大敗。



馬陵之戰

馬陵之戰一段時日後,魏王又命龐涓攻打韓國。韓國請求齊國出兵相救,齊國又派田忌、孫臏領兵救韓。孫臏此次直撲魏都大梁,龐涓得知後又放棄攻韓,回師還救。

孫臏對田忌說:“魏、趙、韓的軍隊,一向強悍勇猛,而齊軍號稱怯懦,應當順勢而為之。”於是命令軍隊進入魏國境內後,第一天安營留下十萬軍竈,第二天減為五萬軍竈,第三天又減為三萬軍竈。龐涓探知後大喜,於是留下步軍在後慢行,自己率領精銳部隊,一日作兩日兼程追趕齊軍。

孫臏推測黃昏後,龐涓必定走到馬陵,該地處於兩山之間,地勢險阻,可以設下埋伏。他命士兵劈砍一棵大樹置於道路中間,露出樹白寫道:“龐涓死於此樹下。”並且令善於射箭的兵士,在夾道兩旁埋伏,吩咐道:“如果見到火光,馬上萬箭齊發。”龐涓率領魏軍於夜間來到大樹前,見有字跡,舉火照讀,此時忽然箭如雨下,魏軍大亂,死傷甚多。龐涓也身負重傷,引劍自刎而死。

《孫臏兵法》揚名天下

孫臏第一次與魏國交鋒時,運用避實擊虛、攻其必救的方式,創造了著名的“圍魏救趙”戰法;在馬陵之戰中,又採用減竈示弱、誘敵深入之計,圍殲魏軍,迫使龐涓自殺。孫臏兩次大敗魏軍,使齊國聲威大震,成為當時的強國之一。

《孫臏兵法》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兵書,是孫臏及其弟子所撰寫的。它總結了戰國中期以前的戰爭經驗,無論在戰略、戰術、軍隊建設及實戰上都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觀點,因此受到中外學術界的普遍重視和高度評價。

轉載 新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