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考績改革理想與現實 台試院費思量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8日電)總統馬英九力挺考績法修法,這項牽動公務人員權益的改革勢在必行;但如何兼顧理想與現實,並符合馬總統提出的合法合憲要求,以降低公務員的憂慮,將是考試院的嚴峻挑戰。

銓敘部日前公布考績法修正草案,除了丙等比例不得低於3%,還規定若累積 3次丙等,公務員就得辦理資遣或依規定退休,對公務體系產生很大衝擊。

銓敘部雖一再滅火,並舉行說明會聽取意見,考試院也一再強調會防範考績成為整肅異己的工具。但部分公務員擔憂未減,害怕新進、資淺、沒關係、沒後台的人先「吃丙」,甚至助長組織內的阿諛奉承,甚或惡化關說、黑函等情形,影響行政中立,打擊公務人員士氣。

此外,部分政府機關首長也擔心修法,會引起公務體系與推動修法部會機關的對立。加上公務員投書不斷,網路上還發起1人1信的抗議行動,讓府院重視這項問題。

剛處理完健保改革的馬總統,隔天立即邀集考試院長關中、行政院長吳敦義、立法院長王金平等高層商談此事,顯見對考績法改革的重視。

儘管有部分公務員反彈,馬總統仍表態支持考績法改革,但希望考試院要對可能副作用提出解決辦法,讓受影響的人充分了解,並要具體回應外界質疑。

銓敘部堅持丙等訂比例,以展現改革決心。但這項修法,確實引起不少反對聲浪,國民黨籍立委、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委員呂學樟就建議,應把原本「丙等不得低於3%」的部分,改訂上下限,例如1%到3%。

公務員長期被外界認為是「鐵飯碗」,缺乏淘汰機制的結果,確實衍生不少流弊。正如馬總統所說,「得罪人,丟選票,也要改革。」考績法等制度確實需要改革。

不過,考績改革目的初衷,是希望讓公務人員實際表現,客觀地呈現在考績結果上,達到獎優汰劣目的,維持政府競爭力、活化公務機關。考試院如何兼顧理想與現實,落實合法、合憲的要求,不要讓原本立意良善的改革,還沒成功,反而先激化對立,在在都是考試院的嚴峻挑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