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販賣自由》作者:中國沒有公眾自由

【大紀元3月19日訊】英國媒體人約翰‧坎夫納(John Kampfner)3月17號在卡內基倫理與國際事務委員會,向紐約的公司、外交和教育界人士,推介自己的新書《販賣自由》,討論以民主自由交換國家安全的問題。在提到中國時,他認為中國沒有公眾自由。他表示,如果中國政府像對待谷歌一樣對待其他公司,那麼他們也會學谷歌,再不情願也要離開中國。同時他質問,中國沒有公眾自由的經濟發展還能存在多久?

自由亞洲電台3月18日報導,約翰‧坎夫納曾做過BBC政治評論員,新政治家雜誌的編輯。他把自由分為個人生活中體會到的自由和公眾在社會生活中的自由。

他表示,過去幾十年的經濟發展使中國人多了一些個人的自由,比如上學、穿衣、買車都有了更多選擇。但是沒有社會生活的自由,包括言論自由、結社自由、參與社會生活的自由。

約翰‧坎夫納:「奧運會前夕,中國政府非常緊張,加緊鉗制。人們以為奧運之後就會放鬆管制,結果並沒有實現。」

約翰‧坎夫納:「要看中國政府願意多大程度上放鬆嚴控,發揮人們的創造力,改善政府的管理。這樣就能帶來社會穩定。」

以谷歌為例,他說,一般的公司很大壓力來自客戶,谷歌原來配合中國政府、自動進行過濾的做法已經損害了自己的名譽。當中國政府得寸進尺的時候,谷歌覺得已經不符合自己的公司利益了。

他說,如果中國政府也這樣對待其他公司,他們也會學谷歌的樣子,再不情願也要離開中國。

現場一位聽眾、《紐約時報》前駐聯合國記者沃倫‧霍格(Warren Hoge)說,開放的自由社會,人們可以廣泛交換信息和想法,互相評論,科技的進步也依賴於此。如果中國政府不允許中國人有社會生活中的自由,就會限制社會的創造性,那麼其他更自由的社會就會走在前面。

他的疑問是,隨著互聯網上信息的傳播,中國人越來越多地要求自由,中國沒有公眾自由的經濟發展還能存在多久?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