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雲貴米商赴重慶搶米 米價普漲

【大紀元3月23日訊】中國西南地區遭遇罕見旱災,雲南、廣西部份地區的旱情已達到特大乾旱的程度,造成當地主要口糧的減產,嚴重打擊雲南、廣西等當地的糧食市場。同時也波及民生領域,大米、白糖價格已出現上漲走勢,水力發電也因而劇減。雲貴等旱區米商開始到重慶搶米。加上此前國家上調了主產區2010年生產的稻穀最低收購價,重慶市場米價近來全線上揚。

目前旱情已導致雲南小春作物基本絕收,缺糧人數也達到700多萬。有專家分析,旱區糧食不夠吃,要從全國其他地方調糧食,可能成為全國大米漲價的誘因。有報導稱,上海、重慶等地已經出現大米價格上漲現象。

因品質相對較差,歷來不受重視的重慶大米,最近竟成了香餑餑。盤溪糧油批發市場經營戶周先生曝料,市場近日來了一些新面孔,專門採購大米運往雲南、貴州等乾旱嚴重地區銷售。盤溪市場經營戶田女士透露,目前這些雲貴米商已轉戰梁平、涪陵、墊江、南川等區縣,直接向當地米廠進貨。

涪陵龍潭一米廠負責人吳先生坦言,近期確實在給雲貴米商加工大米,加工量約佔到整廠加工量的一半。他說,自己加工的大米此前只賣過涪陵、南川及主城,從來沒有賣過雲南、貴州這麼遠的地方。

雲貴米商入渝究竟搶走了多少米?目前暫無詳細數據,但對重慶米市卻產生了立竿見影的影響。在盤溪市場瞭解到,最近十來天,該市場米價全線上漲。

西南受旱災這些地區,糧食總產量大約佔全國的16%,雖然還不是糧食的主產區,但是還是會影響到當地糧食市場。水稻是雲南省的第一大作物,是全省2/3人口的口糧。

自2009年7月以來,西南陸續遭遇罕見旱災,雲南尤甚。據雲南省官方統計,2010年雲南省小春播種面積(其中糧食1770萬畝),受災面積3148萬畝,占已播種面積的85%,絕收超過1000萬畝。

北京東方艾格農業諮詢公司分析師馬文峰表示,目前已經到了早稻的播種時期,持續的乾旱嚴重影響到了西南當地水稻的播種。馬文峰說,若西南旱區的糧食不夠吃,要從全國其他地方調糧食,這可能成為全國大米漲價的誘因。

除了糧價上漲之外,白糖、鮮花、茶葉、藥品價格也聯袂上揚。

雲南是中國第2大甘蔗種植基地,砂糖產量居大陸第2位,預計今年雲南甘蔗產量將因災減產450萬噸,與去年相比減少近30%。受此影響,北京白砂糖的價格已經達到每噸5400元人民幣,接近歷史最高水平。北京的糕點企業表示,暫時沒有漲價計劃,但如果價格仍維持上漲,可能會影響到中秋商品的價格。

大陸西南地區還是中藥材重要產地,乾旱導致藥材上漲,大陸醫藥業內人士分析,如果乾旱進一步發展,損失還會加大。

廣州清平藥材市場,發現雲南特產田七漲二十多年來最大漲幅,幾乎一天一個價。「我做藥材行業20多年,這麼大的漲幅還是第一次看到!」市場裡,一家雲南田七直銷店李老闆介紹,從去年秋季開始,田七的價格就一路飆升。正常年份每斤田七的價格在50-60 元之間,現在能賣到230元一斤。

除田七以外,雲南的黃連也是翻倍地漲,已經從最初的40多元一斤漲到了90元一斤。

此外,乾旱也造成雲南近300萬畝茶葉受災,約5萬畝茶樹枯死,春茶減產導致雲南茶葉批發價格上揚三成以上。

在南方茶葉市場做生意的茶葉行老闆陳先生表示,去年普洱春茶8元一公斤,現在都能賣到20多元一公斤,而大益7542(大益普洱茶最知名品種之一)則從去年的1200元飆升至2300元,「想買還不一定拿得到貨」。

在民生日用品之外,西南地區的嚴重乾旱,還影響了水力發電,部份省市已出現拉閘限電情況,西南地區是中國水力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據瞭解,盤溪市場近來價格上漲的大米不僅是本地米,因國家上調了主產區2010年生產的稻穀最低收購價,湖北米、東北米兩大外來主力品種都在上漲之列。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