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精采人生 平凡女大生志工圓夢

【大紀元3月30日報導】天使愛暖人間系列(4)(中央社記者劉嘉泰、黃自強花蓮縣30日電)家境小康的慈濟大學三年級社工系女學生李冠蓓,從小就樂當志工,念大學後更加積極參與志工活動,投身輔導和陪伴弱勢少年幫助進取向上,她期許自己畢業後成為終身志工。

李冠蓓的父親是水電工人,母親是家庭主婦,她並沒有顯赫的身世和萬貫家產,父親終日為生活奔波勞碌,但她的人生觀則是以服務為目的,與她父親的職業相同,默默擔起社會螺絲釘角色,盡一己之力服務週邊的人群。

「小學時代,擔任學校特教班的小老師,陪伴身心障礙的學弟妹唸書;國中時代成為慈濟基金會環保志工;高中時埋首學校輔導室」,李冠蓓始終覺得當志工既能服務人群,又能實踐理想。

李冠蓓從小所培養的志願,自然成為她大學選填社工系的原因。不過,媽媽投入慈濟環保志工行列長達20年,對李冠蓓仍有關鍵性影響。

「媽媽相當鼓勵當志工或社工,為社會盡一份心力」,李冠蓓成為大學社工系學生後,即加入慈濟醫院醫療志工服務病患,「在醫院看到生老病死的人生歷程,心理的衝擊確實相當大」。

李冠蓓在慈濟醫院急診室擔任夜間志工時,有1名車禍重傷送來急救的傷患,正在與死神搏鬥,她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醫護人員施救,卻完全使不上力。在安寧病房陪伴臨終病患時,看見病患家屬哀淒的眼神,也令她感到心酸和不忍。

李冠蓓說,「雖然我沒有能力能夠做什麼,不過陪著病患和家屬,安慰徬徨無助的心靈,就感覺心裡很安慰」。

李冠蓓為加強志工服務的見識,今年寒假前往馬來西亞檳城和吉隆坡關懷洗腎病友,進行個案家庭訪視,成為國際志工。她說,「這次活動讓我瞭解到,原來其他國家也有許多樂於奉獻的志工,努力照顧亟需關懷的弱勢族群」。

「尤其是看到來自緬甸等國家的難民時,因為沒有身分無法工作和接受教育而陷入困境」,李冠蓓不僅感到非常難過,也有著難以幫上忙的無力感,她的心裡吶喊著,「以後一定要盡自己的能力,幫助更多的人」。

花蓮家扶中心接受花蓮縣政府委辦的「有你真好」弱勢少年長期陪伴專案,李冠蓓也報名加入擔任志工,專心輔導1名國中女學生,每週都抽空陪伴輔導。

「經常鬧事、逃學的青少年學生非常需要有人耐心陪伴和教導」,李冠蓓一開始輔導原住民國中少女個案時,發現兩人的成長教育環境、人生價值觀、思考和行為模式幾乎是南轅北轍。

李冠蓓很有耐心的陪伴這名個案,常常到學校接她走路回家,兩人沿路天南地北的聊起來,這名國中少女因此逐漸敞開心房,把李冠蓓當成是自己的姊姊看待,不論碰到什麼困擾或心事都會告訴李冠蓓。

「我就這樣贏得信任,而這名個案的情緒也逐漸穩定,開始知道要唸書」,李冠蓓經過近1年來的努力,終於輔導這名個案走上正途。

李冠蓓原以為在學校學到的理論,能輕鬆應用於輔導工作,但學然後知不足,擔任志工經驗豐富的李冠蓓,很慶幸能在大學畢業前,能實地深刻體驗到這個問題,更激勵她積極彌補實際輔導過程中的理論知識不足困境與盲點。 

李冠蓓的家庭背景平凡無奇,但她從小就樂於當志工幫助他人,也累積了豐富的志工服務經驗,她始終覺得當志工是一件理所當然之事,也期許自己「大學畢業後,成為終身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