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洛杉磯新聞

8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現場實況及花絮

《劫後天府淚縱橫》雖未獲獎卻引發思考

【大紀元3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蕭雨璐洛杉磯報導)當地時間3月7日晚,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在洛杉磯洛杉磯柯達劇院正式拉開帷幕。

《拆彈部隊》及導演摘得雙料桂冠

目前,所有獎項已全部揭曉。之前最具懸念的《拆彈部隊》和《阿凡達》花落誰家,今晚終於塵埃落定,《拆彈部隊》摘得桂冠,獲得最佳影片。《拆彈部隊》是2008年初上映的一部美國電影,講的是伊拉克戰場上一組專門排彈的三個美國兵的故事。本片曾於2008年在威尼斯電影節首映,獲金獅獎提名。



執導《拆彈部隊》的女導演凱瑟琳‧畢格羅(Kathryn Bigelow)榮獲最佳導演獎,她也是該獎項奧斯卡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獲得者。(GettyImages)



與此同時,執導《拆彈部隊》的女導演凱瑟琳‧畢格羅(Kathryn Bigelow)榮獲最佳導演獎,她也是該獎項奧斯卡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獲得者。

在贏得該獎項後,凱瑟琳說道「謝謝觀眾們,我已不能形容了,這是我一生中最輝煌的一刻。和我一起提名的人們,你們太優秀了。謝謝你們。馬克,你寫下這個劇本,是冒了生命危險的。感謝你們。所有的演員,謝謝你們。我和我的劇組合作的太完美了,否則我不會今天站在這裡的。謝謝我的製片人。這個獎項,送給在前線的男人女人們,希望你們平安回家。」

最佳男演員

傑夫‧布里吉斯(Jeff Bridges)在《瘋狂之心》中飾演一名過氣鄉村歌手。米歇爾‧菲佛(Michelle Pfeiffer)在介紹傑夫‧布里吉斯時說:「人不能擁有一個完美的家庭,完美的事業,完美的子女,完美的人,但是傑夫‧布里吉斯做到了,這是他一生中最光輝的表演。」



最佳男主角傑夫‧布裡吉(Jeff Bridges)。(GettyImages)



加上此前金球獎「最佳男主角」、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男主角」、以及美國演員工會獎「傑出男主角」等各影壇大獎的肯定,傑夫‧布里吉斯最終問鼎82屆奧斯卡影帝。

傑夫‧布里吉斯獲獎后表示:「媽媽爸爸,謝謝你們,是你們讓我進入了這個不能回頭的行業。是你們教我表演,帶我入行。是你們對演藝事業的愛造就了我的今天。謝謝你們。我還要謝謝導演斯科特‧庫伯(Scott Cooper),你對電影的認識和對鄉村音樂的認識造就了這部電影,你們站起來讓大家看看!謝謝你們,所有的劇組人員,馬吉,波比。還有謝謝你,我們的發行製片人,福斯公司。謝謝你們!T-bone,不能忘了你。你們給我們帶來了最棒的音樂。」

最佳女演員

奧斯卡頒獎典禮今天用了特別的方式揭曉最佳女主角,除了5位演員的搭檔分別介紹提名者之外,還用大屏幕事先放出她們的精彩表演片段。



最佳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Sandra Bullock)。(GettyImages)



最終,在《弱點》(The Blind Side)中扮演收養了一名非裔青年的強勢白人母親的知名女星桑德拉‧布洛克(Sandra Bullock)贏得最佳女演員獎。全場起立為她鼓掌,有趣的是她同時也是今年金酸梅的影后。桑德拉‧布洛克生於1964年7月26日,在1990年代竄紅,代表作包括《生死時速》和《二見鍾情》等,是好萊塢一線女星。她出演的影片《撞車》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劫後天府淚縱橫》雖未獲獎卻引發思考



《劫後天府淚縱橫》雖未獲獎卻引發思考。



《劫後天府淚縱橫》(China’s Unnatural Disaster: The Tears of Sichuan Province)又名《四川的眼淚》,這是一個由美國有線電視網HBO投資拍攝、反映2008年四川地震災情的記錄片,獲得今年的奧斯卡最佳記錄片獎提名。記錄片主要描述中國在發生汶川地震後,災區的校舍倒塌反映出的人禍問題以及遇難學生的家長維權之路。雖然華語故事片早在前一輪就已經全軍覆沒,但是《劫後天府淚縱橫》卻一路過關斬將,殺入最後的提名名單。

《劫後天府淚縱橫》是製片人米子繼《穎州的孩子》榮獲第79屆奧斯卡最佳記錄短片獎之後,第二部進軍奧斯卡的作品。但最終該獎項由《普魯登斯的音樂》(Music by Prudence)摘得。

此前,米子曾對這部片子抱有很大獲獎希望,他表示「這部記錄片很真實,而且導演也非常出色,我相信每個看過的人都會感動。拿獎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通過這些片子讓更多的人來關注弱勢群體。」

中國大陸媒體報導了奧斯卡提名的情況,但對該影片入圍一事,要麼不提,要麼點到為止。新華網公佈了比較詳細的「主要獎項提名」,惟獨沒有該片。而製片人表示:「這部記錄片與中國政府提倡的主旋律顯然是衝突的。中國突出的是災後黨、國家和軍隊的偉大,而記錄片看到的是中國暴露出來的巨大問題,這更具有價值。這部影片挑戰了主旋律,中國的宣傳媒體顯然會把這部影片說成是給中國抹黑。」

主持人粉墨登場



2010年奧斯卡頒獎典禮的主持人,也是在《愛很複雜》(It is Complicated)裡為梅麗爾‧斯特里普(Meryl Streep)爭風吃醋的史蒂夫‧馬丁(Steve Martin)和亞歷克‧鮑德溫(Alec Baldwin)。



今晚,擔任奧斯卡頒獎典禮的主持人的是在《愛很複雜》(It is Complicated)裡為梅麗爾‧斯特里普(Meryl Streep)爭風吃醋的史蒂夫‧馬丁(Steve Martin)和亞歷克‧鮑德溫(Alec Baldwin),值得注意的是亞歷克‧鮑德溫此次是第一次擔任奧斯卡主持人,雖然現在略有些發福的他已不復當年的風采,但也別有一番成熟味道。而史蒂夫‧馬丁已是第三次主持奧斯卡。

主打色絢麗奪目

「銀裝素裹」和「藍色妖姬」成為今晚的主打色,眾多影星穿著銀色、藍色的晚禮服出場。其中身穿銀色晚禮服的有桑德拉‧布洛克(Sandra Bullock)、還有英國知名女演員及歌手凱特‧溫斯雷(Kate Elizabeth Winslet)等。桑德拉‧布洛克以電影《弱點》(The Blind Side)贏得觀眾心,今天她的著裝被設計師稱讚得分4.5分。



女星伊麗莎白·班克斯(Elizabeth Banks)。(GettyImages)


《泰坦尼克》女星凱特·溫斯萊特。(GettyImages)



藍色晚禮服的影星有伊麗莎白‧班克斯(Elizabeth Banks)、瑪吉‧吉倫哈爾(Maggie Gyllenhaal)、值得一提的是瑪吉‧吉倫哈爾並沒有天生的美貌,卻有著世家子弟典雅而知性的氣質以及令人激賞的優秀演技,這足以讓她在紅地毯上大秀風姿。

九位華人評委



本屆奧斯卡的5777位評委中有9位華人評委,其中一位是盧燕。(GettyImages)



本屆奧斯卡的5777位評委中有9位華人評委,其中一位是盧燕,盧燕加入好萊塢的電影工會已經超過40年,20世紀九十年代後,開始擔任奧斯卡評委,她是奧斯卡歷史上第一位華人評委。她曾在2006年南加州華人歷史社區(CHSSC)穫華裔演員榮譽獎。而此前,在1999年6月19日,美籍華裔藝術局在紐約林肯中心的愛麗絲劇院舉行頒獎儀式,授予盧燕女士「終身藝術成就獎(Lifetime Achievement for the Arts)」,據悉,這一獎項的得主都是在美國最傑出的亞洲藝術家。

對於盧燕來說,身為奧斯卡終身評委的她,對投票過程早已非常熟悉,但這兩年沒有中國電影也令她感到遺憾。盧燕說:「我覺得奧斯卡獎代表著對影片藝術水準的高度肯定,每個電影人都應該希望得到它。我們現在有很多好導演、好演員,但目前我們的編劇力量還很匱乏,如果能有既富於中國文化韻味、又能夠為外國觀眾理解 接受的故事,拿獎應該是不成問題的事情。」

另外八位分別是:李連傑、陳凱歌、吳宇森、鄔君梅、陳沖、顧長衛、李安、章子怡。

高價轉播權及廣告費

今年奧斯卡北美區的轉播權被ABC電視台以6500萬美元買斷,比去年漲了1000萬美元。ABC在當晚廣告費也賣出了高價,去年的價格是131萬美元,今年每30秒的廣告價格已高達150萬美元。

典禮後的饕餮盛宴

每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之後的晚宴都是重頭戲,今年主辦方為這場有1500名來賓參加的宴會準備了1000磅三文魚(1磅約合0.45公斤)、1200磅雞肉、 1200磅龍蝦、1200瓶香檳酒以及4000個迷你巧克力奧斯卡小金人。



典禮後的饕餮盛宴。(攝影:袁枚/大紀元)


典禮後的饕餮盛宴。(攝影:袁枚/大紀元)



奧斯卡宴會策劃人謝裡爾‧切凱托說:「我們用了很多上世紀30年代的元素和2010年的元素,想為宴會營造一種上世紀30年代的氛圍,並加上一些現代摩登的感覺。我們請來了最好的設計師為整個晚會做了非常有感染力的設計,用了很多特別的材料,以創作一個優雅的夜晚。」

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名單(完整版)

最佳電影:《拆彈部隊》(The Hurt Locker)

最佳導演:《拆彈部隊》凱瑟琳‧畢格羅(Kathryn Bigelow)

最佳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Sandra Bullock)《攻其不備》(The Blind Side)

最佳男主角:傑夫‧布里吉斯(Jeff Bridges)《瘋狂的心》(Crazy Heart)

最佳外語片:《謎一樣的雙眼》(El Secreto de Sus Ojos)阿根廷(西班牙語)

最佳剪輯:《拆彈部隊》Chris Innis及Bob Murawski

最佳記錄片:《海豚灣》(The Cove)

最佳視覺效果:《阿凡達》(Avatar)John Refoua及Stephen E. Rivkin等

最佳原創音樂:《天外奇蹟》又名《飛屋環遊記》(英文名:Up!)Michael Giacchino

最佳攝影:《阿凡達》Mauro Fiore

最佳音響效果:《拆彈部隊》Paul N.J. Ottosson及Ray Beckett

最佳音效剪輯:《拆彈部隊》Paul N.J. Ottosson

最佳服裝設計:《維多利亞女王:風華絕代》Sandy Powell

最佳藝術指導:《阿凡達》藝術指導:Rick Carter及Robert Stromberg;佈景:Kim Sinclair

最佳女配角:莫妮克(Mo’Nique)《珍愛》

最佳改編劇本:《珍愛》(Precious)Geoffrey Fletcher,改編自Sapphire的《Push》

最佳化妝:《星際迷航》(Star Trek)Barney Burman、Mindy Hall及Joel Harlow

最佳真人短片:《新房客》(The New Tenants)

最佳記錄短片:《普魯登斯的音樂》(Music by Prudence)

最佳動畫短片:《Logo的世界》(Logorama)

最佳原創劇本:《拆彈部隊》馬克‧鮑爾(Mark Boal)

最佳最佳歌曲:《瘋狂的心》主題歌「疲倦的人」(The Weary Kind)T-Bone Burnett及Ryan Bingham

最佳動畫長片:《天外奇蹟》

最佳男配角:克里斯托弗‧華爾茲(Christoph Waltz)《惡棍特工》(Inglourious Basterds)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