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權

《華郵》:谷歌-孤獨的人權衛護者

【大紀元4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方若初編譯報導)1992年,日裔美國哲學家、作家、現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歷史的終點和最後的人》中預言,冷戰的結束標誌著「人類政府的最終形態」--自由民主的勝利。但是,谷歌創建者之一布林(Sergey Brin) 近日發出了不同的聲音,因為自由民主的路上還有中國獨裁政府的城牆。

谷歌已經正式移居香港,原因是中國不同政見者的谷歌郵件不斷遭到中國政府的竊取。但是這只是原因的最後一環,布林告訴《華爾街日報》,08奧運後中國的審查政策愈演愈烈。當世界迷惑於表面的「和諧」時,中國政府悄悄伸出了罪惡的黑手。

布林是俄羅斯移民,他的父親曾遭受共產主義政權的迫害。他一度相信西方公司的進入能改變中國的現狀,相信自由社會的加速器因特網會在中國再次創造奇蹟。和他持有同樣期待的還有前總統克林頓(Bill Clinton),2000年他嘲笑中國的網絡審查說,「那就好像是要把果凍釘在牆上。」而今天,「果凍」已然釘在了中國的城牆上。

中國政府宣稱:我們的進步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進步,自由思想會導致動亂,不同政見就是叛國;中國太大,只有嚴刑暴政才能控制;網絡不應該是自由的推進劑,而應該是統一思想的工具;我們鼓勵「千花齊放」,只要這些花都開成我們規定的「紅」色。

尤為駭人的是,中國政府對他們的行為從未感到歉意。北京強硬地堅持中國沒有審查制度,或者像前蘇聯一樣,指著街上洶湧而沈默的人群宣稱,他們都幸福快樂地生活著。他們說:我們的制度就是我們的制度,要麼服從,要麼離開。谷歌選擇了離開。

「2月8日,李蕎明在雲南省晉寧縣看守所被警察打死。看守所官員稱李在玩「躲貓貓遊戲時撞牆而亡。」

「3月,李文彥在拘留所突然死亡。據官方媒體新華社報導,拘留所資深官員稱其死於「噩夢」。」

以上只是美國國務院中國人權報告中眾多案例內的兩例。關鍵在於,這些事情正在中國發生,美國公司正在中國投資,而中國政府近年來將國民收入的很大一部份用於鎮壓法輪功、迫害民運人士以及實施網絡封鎖。

誠然,經濟領域有它自己的運作規則:商業的非道德因素,利益至上原則,股票高於人權的信念,以及中國市場的巨大誘惑。但最為簡單的問題在於:為甚麼沒有任何其他美國公司能做出谷歌這樣的舉動?微軟沒有,雅虎也沒有。在一個公民可以任意拘捕,不經公開審判就能處決的地方,為甚麼這些公司默不作聲地運作著?

谷歌正式退出了審查制度下的中國,他以可敬的步伐而非空洞的語言告訴世人,在中國經營商業的代價不僅有升值的貨幣,更有貶值的人權。

也許因特網最終會改變中國,也許中國迫於外在的壓力最終會走向自由,但是今天,獨裁專制的歷史尚未終結,在眾多美國公司的支持下,也許它才剛剛開始。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