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自行車LED燈良莠不齊 台消基會:速訂國家標準

【大紀元4月1日訊】(據中廣新聞報導)消基會今天公佈自行車用LED車燈的品質檢測。雖然目前並沒有訂出國家標準,不過,檢測的15項產品中,不但價格落差很大,品質及用途也有很大的落差,因此,消基會呼籲政府早日訂出國家標準,作為廠商生產的依據。消基會也提醒鐵馬族,應該要針對不同的用途,選用不同的裝備。

自行車活動風行,不少上班族選在晚上騎車,車燈就成為必要的安全裝備,特別是時下最夯的LED燈,由於具備輕便的好處,成為騎士的首選。近年來自行車事故比例增加,安全問題不能忽視。

消基會今年一月份在市面上選取了15件車燈,包括八件前燈,七件後燈,進行檢測。自行車LED燈的價差很大,從大賣場理最便宜的一百多塊,到自行車專賣店一千多塊的產品都有。

首先在標示部分,十五件產品當中,只有四件符合標準,其他不是只有英文標示,就是標示不完整。

其次,有關自行車的亮度部分,消基會參考國際標準(ISO6742-1)的要求檢測,結果八件前燈產品當中,只有一件達到中心亮度400燭光的要求,其他的亮度都不足,最差的甚至只有50燭光,有照沒有亮。尾燈的部分,七件產品都符合國際標準。

至於「輝度」,簡單的說,也就是「刺眼」的程度,可以讓對向或後方車輛明顯發現自行車,減少追撞意外,十五件產品的表現落差較大。有關LED耗電部分,最差的只能用六個小時,亮度就開始減弱。防水性部分,也有差異,經過一個小時的防水測試,有一款內部完全進水,防水效果差。

消基會呼籲政府早日建立國家標準,讓消費者購買時有所依循。此外,也提醒騎乘自行車的鐵馬族,如果是在有燈光的道路行駛,燈光的「輝度」比亮度重要,如果是沒有燈光的路段,亮度就比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