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日媒:「毒餃子」加深中國人對當局不信

【大紀元4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高夢真日本報道)圍繞著中日之間的「毒餃子事件」,經過兩年時間,終於在三月下旬,中國方面承認毒餃子的「罪魁禍首」是在中國境內落毒,雖然日方也質疑中方此時拋出「罪犯」的目的及犯罪過程,但無論如何,事件總算是塵埃落定。不過,中方這一破例的展開,反而加深了中國人對中共當局的不信任。

據日本《讀賣新聞》近日報導,位於北京西南300公里的河北省石家莊市,在製造冷凍餃子的天洋食品廠的附近一位經營小商店的男主人,聽說是原天洋食品廠的臨時工投毒被逮捕的事實後感到憤怒。

他指出當局曾經說「警察說殺蟲劑在中國混入餃子的可能性很小,我一直信以為真,結果是這樣,那他們以前的說的不就是在騙人嗎?」

報導還指出,由於當局一直強調歷史問題,並通過長期教育的影響,在人們的大腦中已經形成了「日本是壞人-中國是受害者」的這樣一個固定的普世論。這次餃子事件,2008年當初發覺之後,在中國伴隨著追究責任隨即刮起了激烈的對日批判。日本對此也有相同的反駁輿論,令「餃子事件」成為超越食品安全問題的範圍,成了感情互相衝撞的中日對抗的象徵。

然而,事件突然180度大轉彎,中方主動承認罪犯是中國人。

另一位飲食店的從業人員也表示吃驚,說「我一直以為是日本人在搞什麼,怎麼會這樣?」流露出對當局的不信任。

此外,當時成為中日輿論「主戰場」的網絡,也出現了有人對日本的警察稱讚有加「日本人的認真調查的職能和專業性技術是世界有名的」。而對中國警察的評判則是,「連拿出證據進行反駁都沒有」。「食品安全還是日本,像日本學習」。

中國某報社記者「中國當局,最初說『日本搞壞』導致事情政治問題化。這是中國人特有的保持面子的方法,不過,沒有有力的憑證最終就是失敗」。

時至今日,「毒餃子事件」已過去2年多,中國社會整體對「毒餃子」的關心程度並不高,對政府批判的聲音也沒有引起很大的起伏。報導分析說,之所以事件會推遲2年多才得出結論,極有可能是懼怕反政府輿論的當局有意等待事件的淡化。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