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

打球斷腳筋 謝燦堂50歲起練長跑

台北長庚醫院副院長首度參加波士頓馬拉松高齡組

【大紀元4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馮文鸞波士頓報導)已有114年曆史的波士頓馬拉松已於週一(19日)圓滿落幕,今年共有2萬6千名各國選手參加。主辦單位表示,原有2萬8千人報名,結果冰島火山灰使得歐洲航空全面停擺,導致部份選手無法飛來參賽。在眾多選手中,有兩位來自中國的專業選手─孫偉偉(獲女子組第8名)和賈超風,本報已於週二報導過了。另有一位首度參加波士頓馬拉松高齡組(55-59歲)的謝燦堂醫師,以3小時55分跑完全程,並在比賽後接受本報採訪,談了他的「長跑」心路歷程。

50歲因運動傷害而換跑道

現任台北長庚醫院副院長兼台灣婦產身心醫學會理事長的謝燦堂醫師,今年58歲。在50歲那年,因打羽毛球不慎受傷,致使後腳筋斷裂,遂在治癒後改以跑步為運動。他解釋因其較不激烈,速度可自己調整,而打球要對付對手,跑步只與自己競爭,較無壓力。

波士頓是第28個馬拉松賽

一直想參加波士頓馬拉松的謝燦堂,因選拔門檻過高,始終未能如願。但今年由於年長(每5歲一組級別),加上去年在台灣萬里-金山-石門的馬拉松賽成績為3小時45分,剛好夠資格申請,所以獲得准跑證。

謝燦堂十分讚美波士頓馬拉松,他說有三個原因:(1)歷史最悠久(114屆),最符合馬拉松精神。(2)整個賽程具挑戰性,從Hopkinton-Boston是世界有名的馬拉松起伏,宛如人生的起起伏伏。可能在下坡很順,馬上又要上坡,很有意義。(3)參賽門檻最高。

他還提及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出書寫道:跑過波士頓馬拉松3次,尤其heartbreaking hill那段幫助他體驗人生,成為創作靈感的來源。

該如何正確的跑步

畢業於台北醫學院的謝燦堂表示,平時每天跑,因大家「天生就會跑(born to run)」,是最簡單,但需訂目標。他一週平均40哩,視空閒時間而定。如一、三、五加週末,即跑一天休息一天,如此才能長久。要學習如何跑得慢,以培養耐心。

至於如何避免受傷才能跑長久?他表示以前有人說,「No pain, no gain(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穫)」。現在是「Run Smart. Run Injury Free(聰明的跑,不會受傷的跑)」。就醫學而言,人天生要會跑,但需懂得休息,因難免有時會micro injury(輕微受傷),一般48小時後人體會自然修復,所以跑步是很享受的。

謝燦堂強調「聽身體的聲音」,勿逞強,還需視一些狀況而調整,如天氣等。還有靠看書來指導。

記者問:膝蓋會不會易磨損?他說,只要有動,就會有磨損。跑步時,全身牽動,比走路負荷大。所以體重過重先要快走,將體重減輕後才跑。跑步能促使「股四頭肌」發達,穩定膝關節,磨損反而少。

謝燦堂表示,跑步愈快用腳尖,愈慢用腳跟,如馬拉松不能用力跑,要保持輕鬆愉快。

跑馬拉松前的飲食處理

因長途跑步熱量消耗大,所以「吃」不必顧忌,但原則上仍以健康、少油、多些碳水化合物。跑前5小時吃,因胃排空需4小時。之後不能吃,但可喝水。否則會不舒服,而血液在跑步時會集中到腿部,影響胃消化功能。在跑前吃的食物,澱粉占60%,蛋白質15-20%,脂肪20%。

如何平衡工作與跑馬拉松

身為大醫院副院長,要如何平衡繁忙的工作和練習長跑?謝燦堂說,儘量將跑步融入生活,如順道開會、與女兒、親友團聚等目的,結合生活可以少請假。他希望一年有一次機會到國外跑,如此次配合耶魯的醫學會議,順便看在紐約的女兒,和麻州的小學同學曾啟輝。

在台灣,他是利用下班後跑步,經常在淡水附近的腳踏車道。下雨則改為gym或操場。週末到郊外,假日從家裏跑到醫院巡視,他強調絕不能在大馬路上跑。

對台灣馬拉松賽的建議

謝燦堂第一次是在台灣參加太魯閣馬拉松,之後2004年參加過紐約馬拉松(正值大女兒在紐約讀書),去年在柏林。他認為跑步溫度為攝氏15度最理想。所以台灣必須一大早開跑,曼谷則半夜兩點,一方面避免影響交通。

他說,美國馬拉松已做出歷史,也做出商機。他對台灣有三點建議:(1)封馬路應在前一個十字路口,方便駕駛回轉;(2)紐約沿途有兩百萬人觀賞,當作是嘉年華,每年的商機是四億;(3)鼓勵海外人士參加。

對波士頓印象極佳

22年前(1988)來過,覺得有歷史、有文化,整個環境氣氛沒有紐約的壓迫感。空氣新鮮,景色漂亮,心情感到輕鬆。比賽當天,他身著印有「TAIWAN」字樣的T恤,沿途聽到有觀眾喊「Taiwan! Go! Go!」幫他打氣加油,讓他感受到波士頓人的熱情友善。

希望圓夢世界五大馬拉松

跑步時想什麼?謝燦堂答:腦子自然放空,有時靈感自動來。可與圍觀者互動。若想創造佳績,則需集中精神專心跑。至於波士頓獎金15萬美元。他說,名次只對前幾名的跑者才重要,一般跑者並不重視。近十年來,他覺得體力愈來愈好,體型和體重都沒變,精神好,耐心毅力增加。

關於未來,謝燦堂希望明年能參加倫敦馬拉松,圓滿參加世界五大馬拉松的夢想。(注:世界五大馬拉松─波士頓、倫敦、柏林、芝加哥和紐約,目前他只差倫敦)。◇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