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台虐童慘劇停不了 社工不足遭糾正

【大紀元4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7日電)虐童事件頻傳,監察院調查發現,中央地方長期未重視社工人力合理配置,今天糾正行政院、新竹縣、新竹市、雲林縣、台東縣及南投縣政府。

監察院指出,民國94年間邱小妹事件曾引發社會關注兒童虐待議題,當時監院也調查並糾彈相關人員。但兒虐案件未因而趨緩。4年來,全國兒童及少年受虐人數從94年9990人,一路攀升至97年1萬3088人,增加幅度近4成,平均每40分鐘就有1名孩子受虐。

監委趙榮耀、沈美真、尹祚芊調查發現,95年至98年5月10日間發生的18件重大兒虐致死案中,4件兒虐案被通報為保護案件,卻因社工人力不足、案量繁重,社工僅電話訪視,未能落實追蹤訪視,錯估個案危險性,讓重大家暴兒虐案件一再發生。

沈美真指出,美國兒童福利聯盟兒童保護社工人力配置比例,以社工員提供完整個案服務,包括開案調查、家庭處遇及追蹤輔導等服務為最高標準,每名社工員負責新舊案量合計以不超過10至15案為限。反觀台灣各地方政府社工人力工作負荷沉重,像雲林縣97年度平均每名社工每月服務達178案,「這要社工怎麼跑?」

監委說,95年到98年5月間重大兒虐致死案件中,高達94%是6歲以下兒童,且83%是父母或其同居人所為,不過,6歲以下幼童多為學齡前兒童,教育及社工等責任通報人員不易接觸,形成防治網絡缺口,政府卻未能積極強化村里長等通報功能。

監委表示,行政院長期未能重視社工人力合理配置對於社會福利推動的急迫性,也沒有正視地方政府遭遇的困難,積極協調有效解決方案,至於新竹縣及新竹市政府則是中央補助40%人事費用,仍沒有全數進用社工人力;雲林縣、台東縣、南投縣政府都沒有合理配置社工人力。

另外,去年11月間,台北縣蘆洲發生李姓女童遭表姨虐待致死,女童母親上網發問「小孩過世該怎麼處理」,全案才曝光。監察院今天一併通過監委高鳳仙提案,糾正台北縣警局及內政部警政署。

高鳳仙指出,女童死亡前曾逃家求援,里長報案指女童疑似受虐,但警方卻輕率以遊童案件結案,錯失救援女童關鍵時機,應議處失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