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希臘危機驟起 文明之源沉淪

【大紀元5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盛力、周曉輝報導)半個月以來,希臘這個愛琴海邊的古老國度成了危機的代名詞:3千億歐元國債,無力償還,信用暴跌,國家瀕臨破產,百姓上街抗議,暴力和血腥在雅典街頭上演。

不僅如此,作為歐元國成員之一,希臘的厄運也拽著歐元區這艘經濟大船往下沉,歐元貶值震盪全球金融市場,歐元國家人人自危。

人們不禁要問,這個歐洲文明的發源地怎麼了?如何一夜之間成了所有不幸的來源,希臘人又如何應對?

造假加入歐元區

1997年4月,在布魯塞爾的一次會議上,希臘前財長亞諾斯‧帕潘托尼烏(Yannos Papantoniou)懇請歐盟官員,用希臘字母印製些歐元紙幣。當時,表情嚴肅的德國財長魏格爾(Theodor Waigel)做出了回應:只能用拉丁字符。他堅稱又小又窮的希臘沒資格提要求。

根據當年6月歐盟通過的《穩定與增長公約》規定:歐元區各國政府的財政赤字不得超過當年GDP的3%;公共債務不得超過GDP的60%;中期預算應實現平衡或盈餘。如果違規,成員國將受到警告、限期改正甚至罰款等處罰。

然而2001年1月希臘如願以償,比預期提前一年加入歐元區。2004年,希臘的經濟數據之虛假,逐漸浮出水面。歐盟開始對希臘的赤字狀況展開首次調查。歐盟統計局(Eurostat)彙集的證據顯示,雅典方面的確存在弄虛作假的行為。例如,在1998年,赤字占GDP的4.1%,而報告的僅為2.5%。在1999年,真實的數字是3.4%,而報告僅為1.8% 。

希臘政府還承認,從2000到2003年,該國一直沒有遵守歐元區財政規則。特別是2004年度,由於舉辦奧運會,赤字高達70億歐元。

深入的腐敗和文化失落

直到兩百年前,希臘才從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下解脫出來,成為獨立的國家。1973年的學生運動使希臘擺脫了獨裁軍政府走上民主道路。

然而在三十多年的民主歷程中,人們發現希臘總理很多都叫帕潘德裡歐,其實他們都屬於一個家族,與它對抗的是卡拉曼里斯家族。這兩個王朝差不多在輪換執掌著希臘的政局。在民主選舉中,兩個互相競爭的大黨採用各種手段拉攏收買選民。

作假和行賄在希臘是家常便飯。希臘人的逃稅盛名傳遍歐洲。據一個反腐敗的非政府組織介紹,據不完全統計,希臘人在2009年用於行賄的金額高達7.87億歐元,連日常生活中的看病買藥都需要拉關係走後門。

「在希臘,腐敗已經滲入了社會的方方面面」,雅典市民耐莉‧西格博羅告訴大紀元記者。「尤其是官僚的腐敗,300多個國會議員享有赦免權,花天酒地不受法律約束,花的都是國家和百姓的錢。」政府雖然一直表示要反腐,卻不見成效。

生活在德國的希臘人帕夫勒斯在「時代」網站的讀者博客中討論國債危機時寫道,「現代的希臘人和自己的傳統失去了聯繫,三十多年來從西方傳來的消費和物質追求成了人們生活的價值目標,為了達到這些目標,欺騙、作假就成了家常便飯。」他說,目前這場經濟危機背後隱藏的是一場文化危機,因為人們失去了傳統的價值定位。

艱鉅節支計劃引發抗議



國會樓前的抗議標語「我們不買單」。(攝影:Zeus Takis/大紀元)

為了獲得歐盟的援助,希臘政府於5月6日通過了節支計劃,要在今後三年減少300億歐元開支,今年內將赤字與國內生產總值比例從13.6%減至8.1%;明年減至7.6%;2014年減至2.6%,達到歐元區的3%赤字比例上限標準。

希臘政府節支計劃一覽

一、 削減公務員開支

– 停止招聘公務員

– 工資減少8%

– 取消聖誕禮金和第14個月工資 (例外:月收入3千歐元以下者,可獲500歐元聖誕禮金,250歐元復 活節禮金,250歐元渡假金)

二、提高稅收

– 增值稅率從目前的21%上調至23%。

– 燃油、煙酒等產品的稅收將提高10%。

– 提高奢侈消費品稅

三、減少退休待遇

– 退休年齡由目前平均的61歲改到男性65歲,女性60歲。

– 可以得到全額養老金的工作年限由原來的37年提高到40年。

– 取消聖誕禮金和第14個月養老金(例外:每月養老金2500歐元以下者,可獲400歐元聖誕禮金,200歐元復活節 禮金,200歐元渡假金)



雅典街頭的抗議民眾。(攝影:Zeus Takis/大紀元)

節支計劃引發民眾的強烈抗議,甚至有三個雅典市民因困在一家被焚燒的銀行內喪生。

「我們去抗議,不是抗議節支計劃本身,而是抗議政府的腐敗。他們拿了國家的錢去高消費,現在還不了債了,就要老百姓勒緊褲帶。老百姓不幹了。」23歲的耐莉‧西格博羅告訴大紀元記者。

西格博羅說,其實工資下降的不僅是公務員,一般人的基本月工資從720歐元減少到640歐元,退休人員只有600歐元,尤其在物價高昂的雅典,這些錢都不夠基本生活的。

西格博羅在一家旅行社工作,月收入在1千歐元左右,日常生活倒不成問題,「但是現在花錢時就會想到要節制,不需要的東西儘量不買。」

危機也許是轉機



雅典街頭的抗議民眾。(攝影:Zeus Takis/大紀元)

抗議組織者表示,只要政府的腐敗沒有好轉,他們就一直抗議下去。西格博羅對此表示理解,但又有些擔心。希臘國民經濟收入的五分之一來自旅遊和內河航運,如果抗議不斷,外國遊客也許不敢來了,旅行社生意不好,自己就有可能失業或工資減少。

「但是我對目前的形勢還是比較樂觀。這麼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反腐敗,都沒有成功,也許現在的危機正好能讓人徹底地擺脫腐敗。」西格博羅對此充滿信心。「希臘有句古話叫做,當壞事到極點時,又會變好事了。也許不久一切就會好起來的。」

生活在德國的帕夫勒斯也在「時代」網站的讀者博客中留言說,眼前的經濟危機也許正是給了希臘一個機會,去反省,去改正,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