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

兩岸投資保障協議 可能江陳六會簽署

【大紀元6月2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兩岸ECFA協議將在29日正式簽署,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昨指出,貨品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保障等三項後續協議,將在ECFA生效後六個月內啟動協商,但因協議牽涉內容範圍廣泛且複雜,要花多少時間完成,將視不同協議進度而定,其中以投資保障協議比較簡單,可能列入第六次江陳會談議題並簽署。

*簽FTA? 江僅說障礙會少*

至於我國與友邦協商FTA一事,江丙坤則是含蓄的說,台灣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正式會員,將來完成ECFA後,「與其他國家談自由貿易協定FTA的障礙,會比過去少很多」。

海基海協兩會明天將正式簽署ECFA及智財權等兩項協議,兩會除將針對過去簽署的十二項協議執行成效進行檢討外,也將針對第六次江陳會談擬列議題進行討論。

江丙坤一行預定今天中午抵達重慶,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在江丙坤下榻的申基索菲特大酒店舉行歡迎儀式,下午由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與海協會副會長鄭立中進行預備性磋商。

江丙坤與陳雲林明將進行會談,下午即簽署ECFA和智慧財產權保護兩項協議。協議簽署後,海基會和海協會將先後舉行記者會,江丙坤隨後將會見中國國台辦主任王毅。

卅日上午,江丙坤將會見中共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在薄熙來午宴後,江丙坤即率團返台,晚間向陸委會報告及說明會談結果。江丙坤此行定位為「互惠繁榮之旅」,他昨天在行前記者會指出,在ECFA協議生效後的六個月內,兩岸將針對貨品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保障等三項後續協議啟動協商。

至於後續三協議是否有協商完成的預定時程,江指出,從日本、韓國與東協的協商經驗來看,光是一個協議就要花一年以上時間,而且是一個談完了,再接著另一個。

江丙坤還指出,貨品貿易牽涉農業、工業,服務業貿易牽涉範圍更多,何時能夠完成現在無法預料,但三個協議中,以投資保障比較簡單,不無可能在第六次江陳會簽署協議。

他並說,兩岸協議一律由陸委會授權海基會與海協會簽署,ECFA後續的三項協議,也將按照現行模式進行。

挑重慶簽署 當年國共和談歷史重演?

(自由時報記者蘇永耀/特稿)第五次江陳會簽署ECFA,選了中國重慶這個國民政府時期的「陪都」為地點,引發諸多議論。不僅因為這城市與當年國共鬥爭脫不了干係,也等於符合北京認為兩岸尚未統一的政治定位;更重要的是,當年國共重慶和談簽下協定,不到一年即成廢紙。

這樣的歷史背景簽ECFA,加上過去國共和談國民黨從未占過上風,北京對協議的處理態度,實在令人「毛毛的」。

細讀ECFA的文本,像「逐步減少或消除彼此間的貿易和投資障礙」、「實質多數貨品貿易要逐步減少或消除關稅」等,即是「貿易正常化」代名詞。明明很關鍵,字眼刻意模糊,無異是給了北京更多的操作空間。

表面上第一波的早收清單台灣在數量及金額上優於中國,但這只是「頭班車」,最後台灣仍得全面開放。因此,早收清單更像買屋「頭期款」,前面幾期看似還款輕鬆,等到後面本金與利息要一起攤還時,便知負擔沉重。

中國在日前的預備性磋商後記者會也挑明講,ECFA是「不平衡的協議」。

所以,啟動ECFA後,也等於宣告將被鎖進一中市場的「貿易正常化」期程。這到底有多長?台灣現有二一九四項還未開放中國進口的農工產品,要如何分期開放?等於成為中國的談判籌碼。

若台灣不聽從擺布,拒絕中國先經後政的統戰布局,北京便據此懲罰,讓這些貨品依世貿組織的規範叩關。

中國談判代表海協會副會長鄭立中在日前的記者會被問到,是否會「拿回」所謂的讓利?僅回答「大家都一家人,不存在這個問題」。其實,「一家人」的論調,說穿了便是「一個中國」的另一種說法;背後一切都是基於政治盤算。

去年中國為慶祝建政六十年所拍攝的「建國大業」影片,一開始便是國共重慶和談,蔣毛兩人舉杯祝賀的畫面。ECFA這次選在重慶簽署,政治象徵意味濃厚,在國際上更有強化一中的目的。為了極少數經濟利益,國民黨不僅重蹈失敗,更把整個台灣拿去賠付了。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