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環保新動力 電動車打造綠色運輸

【大紀元6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台北6日電)減碳議題發燒,全球車廠紛紛投入電動車、燃料電池車等各種新環保動力的發展。環保署也推動與相關業者成立策略聯盟,將統一電池及充電規格,並將車輛與電池分開銷售。

根據估計,台灣因為地區使用習慣與特性,目前有多達1500萬輛的機車市場規模,電動機車的市場發展成為廠商的必爭之地。

政府提出「電動機車產業發展推動計畫」,其中環保署補助老舊二行程機車汰舊換購電動機車,每輛新台幣3000元,加上經濟部及地方政府加碼補助,購買電動機車,每部最多可獲得1萬8000元的補助。

政府雖已政策性鼓勵推動電動機車,並補助抽取式鋰電池的電動機車申請,但目前國內業者間並沒有互換機制,加上沒有電池統一規格,期待民眾普遍使用,仍有段距離。

此外,業者目前推出的電動機車多為輕、小型,然而售價、性能、續航力相對於50cc的汽油機車,相差甚遠,主要是電池成本都在萬元以上。

對此,台灣電動車科專計畫主持人、工業技術研究院機械與系統研究所副所長王漢英建議,將電池與車輛分開銷售,並降低車價,以提高民眾購車意願。

由於國內機車具有一定的經濟規模與產業自主優勢,若能發展電池共通規格,建立便利的充電或交換系統,將有助於降低消費者對電能補充的疑慮,同時降低成本。

此外,電價有低於油價的誘因,若能由充電或電池交換營運服務廠商,負責供電和維護交換營運系統,藉由類似悠遊卡的儲值扣款功能,如此一來,電動車的使用環境較能被民眾接受。

電池交換站的設立,涉及大量電力的供電及場地,另有營運所涉的金流服務;因此,環保署將台電、中油、台塑石油等公民營機構納入合作範圍,於4月22日宣布成立「電動車經營策略聯盟」。

重視地球環境、推動節能減碳,是全球追求的產業目標。環保署長沈世宏也宣示,不論是電動汽車或電動機車,計畫將優先普設於低碳社區、城市及高速公路與縱貫道路沿線,由點至線至面,逐步擴大到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