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國

就醫等太久 過半加人願往私人診所

【大紀元6月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多倫多綜合報導)加拿大免費醫療體系一直因為就醫等候時間太長,導致人們抱怨「看不起病的沒有,等不起病的人太多」。最新的一項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加拿大人希望現成的醫療體系可以改革,允許人們通過一些方式,在生病後能夠前往私人醫療機構求醫。

Ipsos-Reid調查公司於5月31日至6月3日在全國範圍內調查了1019名成年人,調查發現,加拿大人擔心醫療費用不斷增長,超出可控制範圍,許多人觀念也有所改變,認為可以支付醫生就診費,從而幫助控制醫療成本。在調查中,每3人有2人願意接受新政策,購買醫療保險,在私人診所就醫。

就醫等候時間太長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本國全民免費醫療系統中一些體制性弊端開始顯現,包括醫療開支暴漲,各省醫療支出平均每年以10%甚至更高的速度增長;醫療設備落後,一些醫院的X光機、核磁共振設備等還停留在一二十年前水平;供需矛盾突出,加拿大人候醫時間之長令病人怨聲載道。

加拿大弗雷澤研究所2008年的一份報告,加拿大人全國平均候醫時間(看完家庭醫生到接受專科醫生治療之間的等待時間)為18.3週,做個CT、B超等檢查的全國平均等候時間為4.8週。

這項調查顯示,大約64%的人認為目前省預算中,有70%到80%的是醫療成本預算。而另一方面,1/3(36%)的人認為,醫療成本不會佔這麼大比例,這種研究簡直是聳人聽聞。

64%接受調查稱願意(18%非常希望、44%有些希望)政府能夠改變現有的醫療系統、允許他們購買私人醫療保險(private health care insurance),以便在生病後可以在政府醫療系統之外的私人醫院中救治。對此,約36%的人表示反對。

也有不少人建議象徵性的付費制,以緩解政府壓力。約半數人(44%)表示願意接受魁省2010-2011年度預算議案,也就是每次就診統一支付25元,防止濫用免費就診,低收入家庭除外。持反對的人比例為56%,稍微高出贊成的人數。

贊成者認為,因為是公費,很多人動不動就看急診,要求住院(提供伙食),並遲遲不出院。再就是人口老化,醫療保健需求增加,目前加拿大65歲以上老人的醫療費用已經佔到了加醫療總開支的一半左右。

20年後加拿大醫療體系比美國更好?

在對未來醫療系統的調查中,多數加拿大人認為,加拿大和美國的醫療系統20年後會比現在更接近,但對哪種醫療系統最終會勝出存在明顯分歧。

約三分之一的人認為,美國今後的醫療系統會更接近目前的加拿大醫療系統。約21%的人則認為,加拿大今後的醫療系統會更接近目前的美國醫療系統。另一方面,約44%的人認為,兩國今後醫療系統在看病、就診和支付等方面,還是會存在差異。

85%的人認為,20年後,加拿大的醫療系統會變得更好,到時人們都願意在加拿大就醫。◇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