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國

最新研究:障礙物未減少多倫多自殺率

【大紀元7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施文山編譯報導)一項由英國醫學協會發表的新的研究結果表明,設立在多倫多布魯爾(Bloor)街高架橋的自殺障礙物並沒有減少多倫多市自殺的人數,他們每年還是要從不同的地方跳樓或跳橋自殺。

報告的結論正如當初設立障礙時很多批評者所說:想跳樓自殺的人會另找合適的地方。

布魯爾街高架橋有著號稱世界第二高自殺率的名聲,世界第一是舊金山金門大橋大橋。

從1992至2002年,平均每年有10人在多倫多這座橋自殺。從2003年設置障礙以來,自殺人數降到零。

「但是,對於整個地區跳樓自殺的人數卻沒有影響,」該報告總結道,「多倫多整體的跳樓比率沒變,設置障礙前和設置障礙後的人數分別是每年56.4人和每年56.6人。」

研究團隊由多倫多大學和多倫多新寧醫院的精神病醫師Mark Sinyor主導。他們發現,「從布魯爾高架橋以外其它橋跳下自殺的統計人數明顯增加。」

研究不能確定的一件事是障礙物對於自殺衝動會有怎樣的影響。

研究指出: 「『障礙物』可能比其它防止自殺措施挽救了更多的生命,特別是孩子和年輕的成年人,他們在面對短暫的自殺危機時會很衝動。」

推動多倫多在布魯爾街高架橋設置障礙物最大的原因之一,是17歲的Kenneth Au Yeng的自殺事件。這名St. Michael’s Choir學校的學生在1997年12月17日早上因為他在一個有關學校年鑑惡作劇中受到警告。幾小時後,他從大橋的一側投身而下。他的不幸逝世幫助推動了當地政治家們採取行動。

類似的障礙物也在世界其它標誌性建築上設立——紐約帝國大廈和艾菲爾鐵塔就是典型的例子。

研究者們總結道:「 本研究表明在一個有高自殺率的大橋上設置障礙可能會減少或消除這座橋上的自殺率,但如果附近有其它大橋時可能不會減少總的自殺率。」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