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台灣鷄籠中元祭 拼的傳承精神

【大紀元8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周美晴台灣基隆報導)鷄籠(基隆舊地名)在明、清時期,飽受異族(西、荷、法、日)的入侵與內部的械鬥,一直上演著為求生存的爭鬥,也留下一頁頁烽火交戰、血淚斑斑的歷史。鷄籠中元祭不但化解了地方上族群的紛爭,沿襲中原風俗,成為一個凝聚宗親、鄉里意識,展現一個「拼」的傳承精神的民俗文化活動。

鷄籠中元祭承傳156年歷史,為台灣大型國際觀光節慶之一,緣自早年移民至基隆的「漳泉械鬥」,不同移民之間的種族隔閡,當時雙方爭奪生存的資源,造成清朝咸豐元年(西元1851年)大規模械鬥,死亡人數高達108人。

當時有識之士即倡議停止爭鬥,希望藉由祭祀儀式普渡死去的先人來彌平仇恨,以血緣關係代替祖籍不同的地域觀念,以賽陣頭取代打破頭的野蠻行為,展現各姓氏族群的大融合、大團結。

傳承156年的鷄籠中元祭,由15個宗親(含26個宗親會40多個姓氏)輪流主持負責,15年輪值一次,宗親無不卯足「拼」勁,輸人不輸陣,出錢出力,分工合作,並結合官方與民間、學、業界等各方力量來共同努力。

2010庚寅年輪值主普的吳姓宗親會,從去年即如火如荼的籌備著。理事長吳文喜表示,宗親不分老少、卯足全力、啟動所有資源機制,眾志成城,上下一心,做好15年輪值一次的主普。

吳文喜說,基隆吳姓宗親會人數約200人,很多都是老人家,大家都是熱心參與,團結合作,也希望更多後代新血加入傳承。執行長吳春成則善用資源,以最少得金額,希望達到最好的效果。



早年移民漳泉械鬥死傷無數,有識之士倡議大和解。(攝影:王仁駿/大紀元)



漳泉大和解,以賽陣頭取代打破頭的野蠻行為。(攝影:王仁駿/大紀元)

主普壇 鷄籠中元祭精神地標

全球獨一無二的鷄籠中元祭,今年由吳姓宗親會輪值。中元祭精神地標及祭典場所的主普壇,位於基隆中正公園內。就建築物本身、歷史背景、中元祭緣由都具有非凡意涵,將展現莊嚴肅穆又耳目一新的燈光秀的視覺感。

今年主普壇醮壇即將換新裝,將以新式建壇+燈雕交互呈現的手法,整體外觀將更高低有緻、層次分明,呈現富麗堂皇又莊嚴的精緻藝術美感,照耀基隆的夜空,讓農曆7月來尋訪這個頗具文化內涵與特色港都的市民朋友及國內外遊客,更能感受中元祭的氣氛。

沿著壽山路而上,15個姓氏傳承大道街景,都在造型變化萬千的燦爛燈火下,帶領您至照亮基隆夜空的主普壇前;主普壇一樓的「中元祭祀文物館」同時開放參觀,並可登壇膜拜。市政府備有免費街駁賞燈專車。

普度祭祀的慈悲與包容

農曆7月祭祀大普度,源於農曆7/15日地官壽誕,掌管地獄的地官大帝起慈悲心,行大赦旨,釋放眾鬼魂,返人間,享受一個月的香火、施食,以激起其向道之心。

佛教則為盂蘭盆會,相傳佛陀弟子大目犍連尊者,為解救亡母脫離餓鬼道,在7/15日具五果百味供養十方,使其母脫離惡鬼界之苦,解救在地獄裡受苦的鬼魂。

歷年鷄籠中元祭,以最人情味的方式開、關龕門,這是因為基隆民間一般認為開龕門時間不可晚,以免耽誤好兄弟出來陽間進食,而關龕門時間不可早,好讓四方好兄弟能趕得及回去,所以每年關龕門時間,皆為農曆8月1日。

一般中元節都是只開鬼門、關鬼門,基隆卻將此升格化稱為開龕門、關龕門,老大公廟開、關龕門時,都由輪值主普的宗親會、各宗親會代表、市長、議長等人共同舉行虔誠祭拜儀式後,取出錦盒內大鎖,進行開、關龕門。

大家都怕鬼,對鬼神敬而遠之,可基隆人在農曆7月跟這些孤魂亡靈是最親近。心懷虔敬之心,基隆人以最有人情味的想法對待中元祭。像是普度在基隆這塊土地上過世的人,如:法國公墓及日本陣亡士兵,雖然他們都是侵略者,基隆人還是以「死是台灣魂」的心態來對待。

一整個月,從開龕門後,基隆大街小巷幾乎家家戶戶,歡喜慈悲準備豐盛祭祀物品擺桌,上桌供奉天地神祇,下桌則供好兄弟享用,後方還會放一碗空心菜湯,請好兄弟吃完速離去,傳達無心留客之意。

宗親會普度為公普,代表全基隆市民,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供品需準備三連看桌,也就是葷食桌──供一般無主孤魂享用、素食桌──供修行者與素食之孤魂享用、西洋桌──供外來的西洋孤魂享用。

三連看桌,包含滿漢全席、蔬菜水果、飛禽走獸、看桌米雕等講究精緻、排場的12桌。普度除了讓孤魂亡靈吃吃喝喝之外,另一方面也請有德道士誦經,讓這些孤魂能聽經聞法,觀看封神榜之餘,學習自我修為,早日脫離地獄之苦。

普度後於慶安宮舉行跳鍾馗儀式,作柔性驅離,請孤魂幽靈(好兄弟)不要留在基隆作祟;7月底進行關龕門結束儀式,輪值主普的代表宗親透過手爐的交接,象徵文化責任的傳承,交給隔年輪值的宗親代表。



謝源張的米雕,封神榜人物看生 (攝影:周美晴/大紀元)



謝源張師生的捏麵米雕(攝影:周美晴/大紀元)

放水燈遊行 數萬人夾道

為期一整個月的傳承祭典科儀活動,包含起腳燈、開龕門、送燈獻敬、主普壇開燈放彩、迎斗燈、發表、放水燈遊行、施放水燈、慶讚地官大帝聖誕、中元普度、送孤、跳鍾馗、關龕門、交接手爐。

重頭戲之一的放水燈遊行,綿延數公里的各字姓水燈車、各式花車、各式賽陣頭…等等,每年都吸引數萬人夾道觀賞。施放水燈更是達到最高潮,漂的遠、燒的旺,代表來年運勢旺旺旺。

各國參訪外賓人數及國家,逐年打破歷年紀錄。不同國家的藝文團體,也爭相參與遊行及表演活動。今年主普吳姓宗親會,以傳承祖訓謙讓、開拓精神與廣施博愛為精神主軸,與各姓氏宗親會發揮敦親睦鄰、互助合作的力量,慎終追遠,帶動社會善良風氣,延續中元祭重視生命的意涵。真正的代表了族群、宗教和國際文化藝術的大融合。



2010輪值主普吳姓宗親會傳承祖訓謙讓、開拓的精神。(攝影:王仁駿/大紀元)



天國樂團連3年獲最佳精神獎。



放水燈遊行,數萬人夾道觀賞。(攝影:王仁駿/大紀元)

鷄籠中元祭 無形的文化資產  

雖然中元祭有種迷信與迷思,但其教化人心向善,發揚倫理道德,帶動社會善良風氣,重視生命的意涵,使得鷄籠中元祭,成為海港城市基隆的重要文化特色,文建會將之評定為「無形文化資產」,交通部觀光局薦選為「台灣十二大地方慶節」之一,值得延續傳承。◇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