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教育動態

全球青年失業大軍8千萬 迷茫的一代

【大紀元8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德龍法國報導)年齡在15歲到25歲之間的青年人,在本次經濟危機中受到沉重打擊。據國際勞工署提供的數據,在全世界範圍內,差不多有八千一百萬青年「受害」。法國是歐洲範圍內年輕人就業情況最糟糕的國家之一,25歲以下的失業率為21.5%,是德國的兩倍(10.2%)。

國際勞工組織當天發表的《2010年世界青年就業趨勢》報告指出,2009年底,在全球6.2億24歲以下適齡就業青年中,8100萬人未能就業,比2007年增加780萬人,創下歷史紀錄。青年失業率從2007年的11.9%增至2009年的13%。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最高點。國際勞工組織預測,2010年青年失業率將持續上升,達到13.1%。

報告說,世界經濟危機對青年失業率的影響較之成年人更為明顯,且青年就業市場回升更為緩慢。發展中國家青年面臨更為脆弱的生存環境,他們佔世界青年總數的90%。

代價高昂

儘管這些年輕人做了所有的嚐試,但是就業的大門對他們很難開啟。企業拒絕年輕人的理由通常是缺少經驗,其次是年輕人工作時間短,享受裁員賠償少也是首當其衝被裁的對象。

法國的年輕人就業情況,在歐洲內部水平來看,更令人擔憂。2009年,法國25歲以下年輕人失業率為21.5%,相當於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找不到工作。

國際勞工署的報告中談到:年輕人是經濟發展的動力,也是造成經濟混亂和社會不穩定的潛在因素。這樣一個大規模的失業群,如果持續時間過長的話,可能會使這一代失去找到一份工作的希望。這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青年人學無所用,代價變得更加昂貴。首先是本人錯過了就業的機會,其次是社會沒有收到教育投資的回報,接下來的損失是國家因此缺少了提供社會保障系統的財政來源,而不得不被迫增加福利開支。也就是說年輕人不能就業,也就沒有可能向國家交納社會分攤金,相反,國家財政還要為該失業者提供社會救助金。

市場好轉要到2011年

法國的年輕人就業速度要比成年人就業速度恢復的慢。年輕人就業市場好轉有可能要到2011年。主要原因是一些企業搬離法國、工廠倒閉、因經濟危機使企業不能擴大生產等諸多原因,使整個法國失去了很多的工作崗位。現如今政府新出台了一些政策,有望吸引來或保留住一些企業。

目前,法國就業最好的保護傘仍然是文憑,文憑越高,越容易就業。以往,那些很適合中等文憑的崗位,如今,應試者若擁有更高文憑的話,被錄取的機會就更多。

挽救年輕的一代

由於無法就業,青年人心理壓力增高,心理問題、暴力衝突和毒品的誘惑,也可能會導致犯罪率上升。因此,國際勞工署已經要求各國政府制定青年就業計劃。

法國總統薩克奇許諾要加倍對年輕人的培訓數量,預計會有超過六十萬到一百二十萬年輕人受益。儘管法國政府在實行公共財政緊縮政策,但政府仍出資十五億歐元和一些大型企業簽訂了十萬份歷時兩年的培訓年輕人的合同,以彌補他們沒有工作經驗之不足。

挽救年輕的一代,也就是挽救法國的未來。年輕人走出經濟危機之時越早,法國的經濟繁榮之日就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