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社區

加東西岸交流 培養青少年領袖

【大紀元8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邱晨報導)每兩年一次的溫哥華與多倫多青少年交流計劃,吸引了30名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少年,在瞭解社會、解決社會問題、培養社交能力、生活技巧方面的同時,培養他們的小組領袖才能。參加的青少年表示,此項目令他們受益匪淺。

8月11日至9月4日的第四屆「加東西兩岸青少年交流計劃」,30名參加者在完成溫哥華之旅後,本週三將飛抵多倫多,繼續其領袖才能的培養與開發。

此青少年新紀元培訓計劃項目,由中僑互助會、多倫多「展望青年領袖訓練」與公民協進會共同主辦的,並得到聯邦政府撥款資助。舉辦以來,受到家長與青少年的廣泛歡迎。

參加此項目的青少年,主要通過參觀兩地名勝,瞭解兩省的社區發展情況,培養他們的解決社會問題、社交、演講、生活技能等各方面的能力。在實際參與過程中,青少年們必須面對實際生活現實,體會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他們還在兩地瞭解到原住民的歷史與發展情況,增加他們對加國歷史的瞭解。

前中僑主席,公民協進會會長董達成(Ken Tung)是此青少年新紀元培訓計劃的主要籌集人,他認為青少年是國家未來,怎麼樣在實際生活中,幫助他們認識加拿大國家、社會、多元文化、社會問題等,同時培養自己的解決問題、演講口才、開發人際關係,並培養小組的領導才能,對他們的成長會很有幫助。



圖:溫哥華的陳佩琨與多倫多的劉少瑜,都稱讚青少年新紀元領袖培訓項目,令他們受益非淺(攝影:邱晨/大紀元)



「對我幫助很大」

今年即將進入UBC大學讀書的陳佩琨表示,自己已經參加這個項目幾年,「對我幫助很大」。他稱從中學到,為人自信、不緊張、解決問題能力、更加有效率等,而且還認識了新朋友。

在兩週的溫哥華之旅中,他曾經掉入水中差點淹死,也曾經登上一6000英尺高山,迷路後必須自己閱讀地圖,辨別方向等,期間有體能的挑戰,有團體怎麼樣合作,還要培養野外生存能力。

陳佩琨表示,參加這個項目中,最令他難忘的是,去年他們7人組織一個團隊,來到溫哥華東端瞭解社會的遊民問題。他們發現這些遊民中,很大一部份是精神病青少年患者,為了更好地幫助這些遊民,他們決定為他們籌集捐獻物質。

這個過程中,陳佩琨發現自己從中學會了怎麼樣提高做事效率,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籌集到各類捐贈物品達600件。

來自多倫多的劉少瑜,還在高中讀書,她稱自己的一堂妹極力推薦此青少年領袖項目,於是決定參加,果然受益非淺。

她說培養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比如:與人相處、野外生存、觀察瞭解社會等能力。原來她懼怕爬山,參加這個項目後,克服了自己的怕心。



圖:來自多倫多的何翹匡,很喜歡此青少年項目,認為鍛煉了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是個難得的好機會 (攝影:邱晨/大紀元)



何翹匡也是從多倫多來的隊員,他表示此青少年領袖項目培養了自己多方面的能力。他認為:「我們需要自己爬山、野營,在溫哥華與多倫多兩地親身體驗生活,也為我們提供了鍛練機會,培養了各種領袖才能。」

他提到,在活動中不僅僅要鍛練自己的體能,培養自己的解決問題能力,同時也瞭解了社會各方面,「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