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聞

美市府財政惡化 出售停車場、機場、動物園

【大紀元8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為了解決財政吃緊的燃眉之急,越來越多的美國地方政府試圖變賣或長期租賃公家資產,其中包括機場、停車場、動物園、供水系統等等。但專家批評,這麼做是以短支長,缺乏長期規劃,反而讓長期財政的黑洞惡化。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蘇格蘭皇家銀行研究指出,美國地方政府目前急於將有35處資產變現,金額估計約450億美元,變現金額是兩年前40億美元的10倍以上。此外,據說還有數百個案子還在計劃階段。

據報導,加州希望減少州政府的辦公大樓,密爾瓦基(Milwaukee)提議出售供水系統,芝加哥和康州紐哈芬市(New Haven)想轉讓收費停車場,路易斯安納和喬治亞州計劃拍賣機場。

達拉斯已將其動物園的營運民營化,現在還想出售其農民市場(Farmers’ Market)與博覽公園(Fair Park)。紐約拿梭郡(Nassau)的官員近期找買家,想將廢棄的陸軍基地的使用權利讓渡。

多年以來,歐州、加拿大、澳洲等國「民營化」(Privatization)的動作相當積極。很多政府的財產被民間接手後,反而效率提高、營運利潤大增,民營化的成效廣受好評。

然而,專家卻質疑,美國地方政府此時將大批財產民營化,可能傷害民眾與社區的長期利益。因為現在景氣不佳,資產市況不好,變賣資產的時機與價格都很差,這麼做是以短支長,缺乏對未來的規劃,而且還會影響地方政府的債信評級。

據報導,2008年芝加哥首度將市內的36,000多個車位停車格75年的收費權利,以11.6億美元賣給摩根史坦利為首的民間財團。今年該財團這方面的收入是2008年芝加哥市府收入2千萬美元的三倍。基此,檢察總長宣稱,該市這筆交易短收10億美元。

對該筆交易投反對票的市政官員沃格斯帕克說:「投資者將可在20年內回本,而市府則是50多年無收入。」

在美國,目前有幾十個公共停車場代價而沽,其中包括舊金山與洛杉磯。贊成者說,民營化可平衡停車位的供需問題。反對者則說,賣價太低、停車費率漲價、政府未來現金流入減少。

紐澳良與波多黎各(Puerto Rico)則考慮出租機場,但上個月勞倫斯維爾(Lawrenceville)的居民抗議市府將格威納特郡(Gwinnett County)的機場民營化。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