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台農工原料行情看漲

【大紀元8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謝君蔚台北5日電)主計處今天公布,7月躉售物價指數年增5.34%,以美元計價進口物價漲幅是8個月來最小,但由於天候影響穀物生長及歐債危機緩和,國際農工原料行情有上漲趨勢。

主計處今天公布最新物價概況,由第三局科長吳昭明主持。

主計處統計,7 月躉售物價指數(WPI)為107.82,比6月跌0.36%,較去年7月上漲5.34%;其中7月進口物價指數以美元、新台幣計價年增率分別為8.85%、6.28%,均是去年12月以來新低。

吳昭明表示,從躉售物價指數年增率來看,這幾個月漲幅逐漸縮小,最主要是受比較基數影響,去年下半年全球景氣開始回溫,今年看來漲幅雖縮小,整個物價「趨勢仍是往上漲」。

他歸納物價看漲因素,首先是期貨基金加上美元走弱,其次是歐債危機疑慮緩和,加上全球股市表現不差,應該不是需求增加造成。

7月躉售物價指數比6月小跌,吳昭明指出,構成項目中只有進口物價指數較6月上漲0.16%,其餘下跌,主要反映近期國際農工原料行情。

他舉例說,從個別項目來看,國際小麥價格7月年增率25.4%,主要受歐洲、俄羅斯氣候乾旱、加拿大大雨,及澳洲有蝗蟲災害等天候影響,小麥供應吃緊。

他也說,7月原油價格受美元走弱、全球股市表現佳等因素,激勵價格往上走,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現貨平均油價為72.51美元,年增12.3%;又如鋁、銅、鎳、鉛、鋅等金屬行情也都較6月上漲,其中銅價更突破每噸7千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