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聞

美國「養老村」日漸風行 在家安老不是夢

【大紀元8月6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安柏編譯報導)美國老年人口呈爆炸性的成長,加速了社區內「養老村」的推行。志工們以互助服務的精神,幫助老人解決生活上的不便,為老年人在家生活提供了多樣化的服務,令長者得以如願以償地在家安老。

據《今日美國報》報導,自過去10年來,從加州、科羅拉多州、內布拉斯加州至麻薩諸塞州,逾50個這種以社區自助形式的養老村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他們大多接受資助捐款與收取會費,以志工的方式提供多樣化的服務,諸如交通、日常用品遞送、家庭維修,甚至溜狗都在範圍之內。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資料,老年人口正以海嘯般的勢頭湧現,老年人口預計至2050將翻增一倍,達到8900萬人次。65歲以上人口將從目前的13%,在2050年躍升至19%;而20-64歲的工作人口,也將從60%降至55%。

當年高達7900萬人次的嬰兒潮中,最年長的將在明年屆滿65歲,這對社會服務、養老院及輔助生活設施等,都將是一個備受壓力的轉捩點。

為因應這種工作人口下降,而老年人口卻不斷上升的情況,養老村的概念因此在全國不分城鄉地相應而生。

美國退休人協會(AARP)的調查顯示,90%的人希望留在自己的家中與社區中安老。養老村守望相助的生活方式,正是這些人所想要的。

90歲的莫琳老太太(Maurine Phinisee)待過一年養老院,她以「慘不忍睹」來形容那個地方,她只想在她的家鄉安度餘生。

現在她的夢想得以實現:她的家鄉三年前開始了「國會山養老村」(Capitol Hill Village)的運作。只要她的一通電話,養老村隨即派員到府,為她整理花園、修理欄杆與窗戶、遞送生活用品及載送她去銀行的服務。

為她服務的是該村一對已退休的密西恩(Missiaen)志工夫婦。他們說他們喜歡這個社區,希望能永久待在這裡。現在他們提供服務,以後年老時也將仰賴他人的幫助,在家鄉安老。

率先在2001年開辦的波士頓畢肯丘(Beacon Hill)養老村主任表示:「養老村完全是以社區內消費者為導向,並由消費者經營,這有別於社會服務機構。」

自開辦以來,他們接獲來自全國各地的電話,請求幫助成立養老村。今年他們更與非營利性的社區發展團體「NCB資本衝擊」(NCB Capital Impact)合作,成立全國性的「村對村連絡網」,對其它有興趣成立養老村的地區提供更好的協助。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