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新竹縣新增四處歷史建築

【大紀元9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彭瑞蘭台灣新竹報導)新竹縣化資產審議會通過,將竹北通德堂、關西南陽堂鄧屋、關西豫章堂羅屋書房、峨眉天主堂等四處,登錄為歷史建築。新竹縣公告的古蹟及歷史建築總數50處(古蹟26處、歷史建築24處)。顯見文化資產保存觀念,已逐漸被民眾接受。

縣文化局向申請人說明,文化資產修復流程及維護理念。文化資產的修復目的在歷史、文化、藝術價值的保存及呈現,多使用傳統材料及工法,古蹟修復原則是「做最大的保存,最小的干預」。

 

竹北通德堂為一堂四橫屋,客家傳統建築,前有禾埕,後有果園,並有水圳圍繞,宅院環境保留完好。堂屋有圍牆區分內外,天井為水泥鋪面,立面以斗子砌牆為主,作工精緻,室內為傳統客家使用方式,正身明間為廳下,擺設莊重,不失為家族公廳。左右則為居住空間及灶下,右橫屋多為穀倉空間。目前鄭家後代還在管理,建築格局完整作工講究、樸實無華。

  

關西南陽堂鄧屋,位於關西大旱坑,聚落三戶合院相鄰,為一起到達當地墾拓人家。此建築為一堂二橫三合院農家建築,禾埕寬敞頗具規模,外護龍農家設施,如豬圈保存完整。後背倚山前臨水塘,符合環境哲學。

關西豫章堂羅屋書房,位於關西上南片羅姓聚落,本建築為一堂四橫之大型三合院建築。新竹縣最具特色的民居,羅氏家族讀書習字的書房,其建築格局、材料、匠藝均為上乘,雕塑彩繪等建築裝飾精美細緻,極具文化藝術價值。

峨眉天主堂為當時大隘地區宗教與社會救助場所,洗石子立面外牆,門首上方馬賽克拼貼壁畫、縷空紋樣磚牆,堂內前方有大型馬賽克壁畫,聖壇及聖體櫃,藉由直式玻璃窗採光,營造肅穆宗教性效果。外觀與室內空間均見有設計巧思。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