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權

艾未未獲得德國卡塞爾公民獎

【大紀元09月28日訊】(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記者心語採訪報導)北京知名藝術家艾未未獲得了德國卡塞爾公民獎,協會主席表示,此獎是表彰艾未未在中國勇於同弊端和腐敗現象作鬥爭。艾未未向本台透露,將把獎金一萬歐元用於公民維權上。

中國藝術家艾未未,9月26日星期天在德國卡塞爾城市歌劇院出席了卡塞爾市公民獎–「理性棱鏡」獎的頒獎儀式。據報導,一千多名市民出席,公民獎 協會主席麥西爾、卡塞爾市長貝爾特拉姆.希爾根,杜塞爾多夫藝術館的主任格雷格.楊森、卡塞爾大學的海茵茲.布德教授等分別致詞。

麥西爾表示,授予艾未未該獎是為表彰他在其故鄉中國勇於同弊端和腐敗現象作鬥爭。他還說,艾未未不受外部影響的真實感知,使他成功扮演了東西文化間協調者的角色;他能夠以批判性立場面對集權國家的體制。他的作品用藝術化的手法記錄現實,表現出內在的衝突和對立,能夠反映當代社會性和政治性的衝突。

正在德國的艾未未星期一接受本台長途電話採訪時表示:「首先我覺得德國具有這個傳統,才能尊重對他人的遭遇吧。這個傳統來自於二戰後他們對自己所經歷的痛苦和歷史性的錯誤的反省。當柏林牆倒了以後,他們就決定要建立這麼一個獎項,來表彰對關注人類的理智和為他人的生存處境和精神處境做出努力的人作為獎勵。能獲得這麼一個榮譽,很高興的,但我覺得這個榮譽不屬於我個人,而屬於每個尊重理性、獨立、熱愛自由和不屈服的思考者。(這個獎)20年來第三次發給藝術家,(其餘)主要是給政治家和在文化領域裡做出一些貢獻的人。」

對於獎金的一萬歐元,艾未未透露,獎金將繼續使用在公民維權上。「這獎金是我們餵馬用的,因為這獎項是屬於草泥馬的。」

麥西爾表示,自己很早就對中國有所瞭解,但真正認識中國的藝術和文化則是通過艾未未,繼而通過艾未未又瞭解到中國的現實;他認為選擇艾未未獲獎是因為他首先是一位世界性的藝術家,而不僅僅是一個政府的批評者。

也在北京從事藝術工作的網友豆弟告訴本台記者:「像艾未未在成都遇到的那些事,在國內被攻擊,而在國外卻受到尊敬和頒獎。本來艾未未在國內做的事是為了人民,而中國政府反而對這個人總是攻擊和調查,國外卻給予這麼一種榮譽。這真是一種諷刺,變相也是一種激勵吧。」

2008 年12月5日,艾未未發起了公民調查志願者活動,對「5.12大地震」遇難學生的具體數據,例如學校、姓名、年齡、班級、家庭住址、家長聯繫方式等進行調查,直到2010年3月,公民調查共找到5,212名遇難學生名單。2009年10月開始,艾未未發起的「公民調查」向中央、四川省級、縣市級以及基金會等100多家不同政府機構申請公開5.12完整的信息,包括災情核查、捐款使用明細、坍塌校舍調查報告、遇難師生具體情況等近萬條信息,但沒有得到任何正面的回覆。今年5月12日,艾未未工作室發佈紀念「5.12地震遇難學生」的,題為《念》的大型聲音作品。

2009年11月,艾未未的助手從北京搭機到日本東京成田機場探望並採訪因被上海當局拒絕返國,而滯留於機場管制區內的維權人士馮正虎,並將過程剪輯成紀錄片《馮正虎回家》。馮正虎對艾未未在的德國獲獎表示,艾未未不僅是一位傑出的藝術家,而且以更大的精力投身於中國公民社會建設之中。正如他獲獎時所說的,這個獎項屬於每個熱愛獨立的、不屈服的、熱愛自由的人們。他是我們中國公民建設中一個很重要的代表人物,他是用藝術的方式,以行動來建立和改變中國社會。

艾未未的紀錄片包括:《花好月圓》、《三花》、《念》、《一個孤僻的人》、《王靜梅》、《美好生活》、《花臉巴兒》、《4851》、《老媽蹄花》、《童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