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農村再生 新竹南埔社區拔頭籌

【大紀元1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鄭崇生台北17日電)新竹縣北埔鄉南埔社區曾面臨灌溉水源枯竭問題,不過村民凝聚共識「休耕1年」,完成水圳清理修護,成為去年8月農村再生條例通過後,第1個受惠的社區。

南埔社區民國98年時,總面積70多公頃的耕地只有15公頃有水灌溉,可耕作農地剩不到1/4,但社區居民快速達成共識在9月休耕,隔年2月就恢復、讓70%耕地有水灌溉。

南埔村村長莊明增說,「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任務,我們卻做到了」,他特別感謝村裡4位加起來超過300歲的老農民們辛苦鑽水圳、清淤泥。

他表示,水圳是南埔的經濟命脈,社區居民共識高、工作效率更高,才讓南埔經驗成為第一個通過審查的再生計畫。

南埔村民同心協力再造社區,今天也成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宣導「農村大掃除」的典範。

農委會主委陳武雄表示,農村再生第一個要件,就是要家戶大掃除。陳武雄說,把農村掃乾淨看似簡單,但其實更重要的是可以凝聚社區向心力。他開玩笑要大家「不只要自掃門前雪,還要幫忙社區大清掃整頓」。

陳武雄指出,農委會在農曆年前發起農村大掃除活動,1月22日全台將有1008個社區同步大掃除,結合「資源再生、家具再生、農村再生」,希望農村再生條例通過後,大家一起從基本的大掃除做起,讓社區有新風貌。

農村再生條例通過後,截至目前為止,包括南埔社區在內共有33個社區提送再生計畫,目前由各縣市政府審核中。南埔社區的再生計畫,今年1月10日通過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