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拉住青少年 歐吉桑談判皮皮挫

【大紀元1月19日報導】找回廖國豪們系列報導(4)(中央社記者周永捷台北19日電)「那天如果沒處理好,我們可能就要躺著回去了」。回想起單槍匹馬赴約談判,面對怒火中燒的一大群青少年,化解可能的械鬥,眼前這位身材瘦小的「歐吉桑」施俊鈞餘悸猶存。

教育及兒童青少年發展協會理事長施俊鈞說,每個中輟的孩子其實內心都很空虛,不要看他們外表兇狠,即使他們需要幫忙,但礙於面子,往往不會主動開口,甚至「你還得幫他找個台階下。」

施俊鈞說,去年協會有1名16歲的學員「阿猴」因為感情糾紛,瞞著大家,「撂」了一些朋友,要和對方談判;個性好強的阿猴堅持赴約,施俊鈞只好硬著頭皮陪同前往,唯一的要求就是阿猴不准帶其他人助陣。

「那天如果沒處理好,我和阿猴都要躺著回去了」。他回想,一到談判現場,他們馬上就被對方20到30名青少年團團圍住,雙方解釋衝突原因後,他要理虧在先的「阿猴」向對方道歉;倔強的阿猴態度強硬,對方幾名青少年於是忍不住拿安全帽K了阿猴幾下。

眼看就要一發不可收拾,施俊鈞情急之下,用力拍桌,要大家冷靜,不准動手;幸好這時對方帶頭老大認出他來,原來這名老大過去參加過他承辦的輔導計畫,他順勢要求老大做人情,讓當事人把話說清楚,阿猴向對方道歉,這才化解1場可能的械鬥。

施俊鈞認為,青少年之所以逞兇鬥狠,那是因為他們無法在正規的教育體制內獲得認同。他說,這些孩子更需要的其實是加強職能技巧、職涯規劃,讓他們能夠在課業成績外,得到自我實現與認同。

對於潛在的中輟風險,施俊鈞認為學校應增設社工人員,在問題發生時馬上處理及輔導;遇到特殊個案,學校若能力不足,應即刻轉介給社工師或心理諮商師輔導。

有多年輔導經驗的協會秘書長葉慈惠表示,得不到認同的青少年容易受到同儕和不良分子的影響,對方通常會提供他們吃住和零用錢,引起青少年的「虛榮心」,讓他們1個拉1個,代價就是得替「大哥們」販毒或賣淫。

她說,大人們必須嚴肅地和青少年分析犯法行為的後果,讓他們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甚至透過幫青少年媒合工作,讓他們體會靠自己雙手賺錢和賣藥躲警察,哪一種才會賺得心安理得。

葉慈惠說,除了同儕影響,很多青少年會有失序行為通常是因為親子溝通不良造成;不過,只要大人不放棄,「小朋友終究能感受到,誰是真正對他好」。

她曾輔導過1名因為父母管教嚴格,每次心情不好就會割腕的國三女生「小華」;雖然小華起初排拒協助,不過當她持續關懷、和小華建立起信任關係後,兩人就立下約定「下次想割手腕時,要想想誰會很難過」。

葉慈惠說,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故事,要順著學生的個性、能力、家庭背景、家人互動方式,從頭到尾訂做1套「輔導套餐」。

像是面對「嘴裡不饒人」、一開口就講「重話」的父母,輔導員必須說服家長,調整和小孩溝通的方式;而當碰上心灰意冷的家長時,她則會當著家長的面告訴小朋友,「別人會放棄你,我不會放棄你」,往往就是因為這句話,讓許多父母又重新接受小孩變好的可能。

「種下的種子,總有一天會萌芽」。就像「歐吉桑」施俊鈞說過的,青少年心中都有1塊苗圃,不論他們的叛逆青春如何雷電交加,只要用心關懷,不放棄任何1個拉住他們的機會,有一天,那顆小小的愛的種子,終究會在青少年心中釋放出正面向上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