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蓬萊油田溢油事故 調查稱康菲缺失所致

【大紀元2011年11月12日訊】11月11日,中國國家海洋局網站公布了蓬萊海上油田溢油事故聯合調查組就該事故的初步調查結論。報告直指康菲石油「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缺失」:除違反總體開發方案作業外,出現事故徵兆後也「未採取必要防範措施」,並有違反環評要求作業等責任,導致一起「造成重大海洋溢油污染的責任事故」,應對此事負責,項目的另一股東,中海油則沒有被提及。

據法廣報導,調查結論稱,首先,康菲石油(中國)在蓬萊油田B平台的生產違反總體開發方案,「破壞了地層和斷層的穩定性,造成斷層開裂,形成竄流通道,發生海上溢油」。

  

但康菲中國「嚴重忽視已出現的事故徵兆,沒有採取應急措施」。當油井出現注水量明顯上升和注水壓力明顯下降的事故徵兆時,沒有及時停止注水、查明原因,而是繼續維持壓力注水作業,進一步加劇了海上溢油的污染程度。

  

康菲石油(中國)在蓬萊海上油田的另一處作業中,「違反總體開發方案規定」,數次擅自上調注巖屑層位至接近油層,造成該鑽井至該層時產生井湧。同時,該井作業違反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的要求,降低了應急處置事故能力,發生側漏溢油。

  

蓬萊油田溢油事故聯合調查組專家稱,上述「種種違規作業,以及出現事故隱患徵兆沒有有效處置,都證實了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沒有做到守規生產、審慎作業,且關鍵崗位職責不落實,沒有針對重大隱患及時採取應急措施」,以致最後造成此次海洋污染和環境破壞,污染海洋麵積達6200平方公里。

  

調查報告稱,目前,蓬萊油田海上溢油事故的原因和性質已經查明,責任已基本查清,有關部門「將繼續做好」蓬萊油田溢油事故的後續處理工作。

  

10月底,受渤海蓬萊油田溢油事件影響的河北樂亭縣馬頭營鎮漁民曾委託北京律師夏軍,對農業部、海洋局兩部委提起了行政復議。

  

他們要求,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和中海油應儘快依照《信託法》完成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賠償基金的設立和注資。並儘快確定基金管理人,公布賠付規則。

  

他們希望,賠償資金規模不低於人民幣30億元,以償付海上油污對渤海沿岸漁民造成的損失。

(責任編輯:葉清青)